2019-04-25 04:34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王思文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目前已獲受理的90家申請科創板企業中,有21家企業來自北京地區;江蘇省位列第二,共有17家申請科創板上市企業獲受理。
科創板是當下資本市場最火熱的話題之一。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截至4月24日記者發稿,已有90家企業申請科創板上市獲受理。北京市以21家企業獲受理位居各省市地區首位。保薦機構方面,中信建投證券以14單項目位居保薦機構榜首。
21家來自北京地區
《證券日報》記者據上交所發布的數據統計發現,截至4月24日,已有90家企業申請科創板上市獲受理,北京航天宏圖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宜上佳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煙臺睿創微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晶晨半導體(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這5家企業的審核狀態在4月23日已變更為“已問詢”,預示著向申請科創板上市進程再邁進一步。
事實上,參與科創板改革是各地區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破解中小微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有益探索。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目前已獲受理的90家申請科創板企業中,有21家企業來自北京地區;江蘇省位列第二,共有17家申請科創板上市企業獲受理。上海市、廣東省的申請科創板上市企業也超過10家,分別有14家和12家。此外,浙江省、山東省、山西省、湖北省、福建省和天津市的申請科創板上市企業數量也位居前列。遼寧省、江西省、湖南省、黑龍江省、四川省、安徽省和境外地區則分別各有1家企業申請科創板上市獲受理。
被受理的企業當中,北京市企業數量最多。對此,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殷勇日前在由中信建投證券主辦的“科創板論壇——大力推進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論壇中指出:“北京參與科創板的建設是落實本市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和示范引領資本市場改革的一項光榮任務。參與科創板改革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破解中小微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有益探索。也是推動企業降杠桿、防風險,促進首都經濟金融安全穩定的重要舉措。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創板的工作,經過團結一致努力工作,目前正式遞交并受理的申報材料企業數量為21家,占全國90家的近四分之一,居全國地區首位。此后,北京政府將通過精準制定產業政策,培育更多科創板上市的后備企業、要進一步建立完善與機構的溝通協調機制、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積極維護金融市場穩定運行,做好支持企業科創板上市的后續工作。”
中信建投保薦數量達14家
與此同時,科創板的設立對證券公司全面服務實體經濟的綜合金融能力可謂提出了更高要求。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顯示,目前90家申請科創板上市企業中,有14家企業選擇了中信建投證券作為保薦機構,其中有6家企業來自北京,在眾多保薦機構中拔得頭籌。
對于證券公司在服務申請科創板上市方面,中信建投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常青在近期發表了看法。他表示:“科創板的設立對證券公司全面服務實體經濟的綜合金融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投資銀行不能再單單依賴通道業務生存,必須深度發掘客戶多樣化需求,提高自身估值定價、交易撮合、資源配置、投資研究等多方面能力來服務客戶。只有擁有強大綜合能力的投資銀行,才能在科創板市場的大浪淘沙中進一步發展壯大。”
在保薦機構項目數量方面,中信證券緊隨其后,負責9家企業的保薦申請。華泰聯合證券、中金公司的保薦項目分別有8家和7家,位居第三名和第四名。招商證券、國泰君安、國信證券、廣發證券、海通證券、東興證券和民生證券負責的保薦項目數量也位居前列。
投行有三大建議
自今年3月1日,科創板相關制度規則正式發布后,科創板各項工作正在穩步高速推進當中。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要求“要以關鍵制度創新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科創板要真正落實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證券發行注冊制。”科創板被提到又一歷史新高度。對于這個資本市場改革中的里程碑事件,不少企業有意愿加入到科創板上市行列當中,不斷解決自身融資問題。
對此,作為參與多項科創板申請項目的投行人士,中信建投證券公司執委會委員、公司投行委主任劉乃生針對企業申請科創板上市提出了三點實質性的建議:一是加大科技創新從科學研究、實驗開發到推廣應用的三級跳,真正實現創新價值、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二是申請科創板上市企業應充分理解現在的監管環境,摒棄過去“沖、搶、占位”的首發申請理念,提前做好上市準備工作。在中介機構指導下,完善內控制度、規范會計基礎、合規生產經營,避免因為整改規范耽誤發行申請的進程。
三是要深入理解本次“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注冊制。本次科創板首發信息披露更加強調技術水平、研發創新等科創性的披露,風險的充分有效揭示,財務信息與業務信息的一致性,同時要避免夸大和廣告性宣傳,對發行人的信息披露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企業應當在保薦機構的協助下,提前做好相關信息的整理和完善工作。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