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8 08:35 | 來源:新京報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科迪乳業4月26日回復稱,受二級市場整體低迷的影響,公司股票價格已從2018年初的4.65元下跌至2018年7月23日的3.46元,跌幅超過20%,遠低于公司的合理估值??频霞瘓F于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持有的科迪乳業股份于2018年6月30日限售期滿,為避免市場誤解,未申請解除限售,并作出了兩年內不減持的承諾。同時,基于對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以及公司價值的認可,科迪集團作出增持承諾,不存在炒作股價的情形。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4月26日,科迪乳業(3.430, -0.11, -3.11%)發布2018年財報顯示,其營收為12.85億元,同比增長3.74%;凈利潤為1.29億元,同比增長1.92%。盡管業績微增,但作為曾經驅動科迪乳業業績大漲的網紅“小白奶”等常溫奶業務,營收下降近三成。
此外,科迪乳業控股股東科迪集團在所持上市公司股權高比例質押、資金鏈緊張的情況下,遲遲不履行增持承諾,被質疑“忽悠式增持”。
“小白奶”等常溫奶營收下降近三成
從銷售區域來看,占科迪乳業營收比重達43.68%的河南大本營正在“失守”,該區域2018年營收為5.61億元,同比下降12.1%。與此同時,以科迪透明裝網紅“小白奶”為代表的常溫乳制品營收為5.9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6.55%,毛利率也下降了9.02%。
2016年,科迪乳業率先推出透明包裝“原生純牛奶”(俗稱“小白奶”)。在其帶動下,科迪乳業2017年業績大漲,營收、凈利分別增加53.92%、41.56%。同期,常溫奶毛利率卻下降了7.71%,業績衰退初見端倪。
科迪乳業去年在答投資者問時曾解釋稱,其2017年毛利率下降正是因為“網紅奶”銷量較大且毛利較低導致。而公司近兩年新增產能未完全達產,平均固定成本較高,也是毛利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新購子公司巨爾乳業持續虧損
科迪乳業同日發布的另一份公告顯示,其新購子公司洛陽巨爾乳業2018年凈利潤為-586.16萬元,低于業績承諾的凈利潤1728萬元,因此科迪乳業將不再支付當年收購巨爾乳業的股權轉讓款2348萬元。
2016年4月30日,科迪乳業完成對洛陽巨爾乳業的收購,當期預測(承諾)巨爾乳業2017年凈利為1440萬元,而實際虧損額為350.45萬元。2017年度,由于科迪巨爾未完成預計經營業績,科迪乳業還在報告期內對此次收購計提商譽減值準備3735.23萬元,期末累計商譽減值余額為6215.79萬元。
對此,深交所于2018年6月向科迪乳業下發問詢函,要求其對商譽減值計提金額是否合理、巨爾乳業未完成業績承諾等問題進行說明。
科迪乳業答復稱,公司收購科迪巨爾主要是為獲取其奶源基地及銷售渠道,但該公司近年來管理層未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經營策略、更新生產設備、研發更符合消費者口味的產品,故在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處于下風,經營情況惡化,導致業績未達到收購時的預期。公司已經在對其進行管理層人員的調整,但短期內難見成效。
為沖業績兩次收購科迪速凍
為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科迪乳業兩次啟動收購科迪速凍100%股權,且多次遭遇監管部門問詢。
2018年5月27日,科迪乳業宣布擬以15億元的價格,向控股股東科迪集團等購買科迪速凍100%股權。由于預估增值率高達347.84%,且買賣雙方存在明顯關聯性,收購被外界質疑存在利益輸送,遭到監管部門問詢。
在謀劃近半年后,科迪乳業2018年11月23日晚突然宣布,由于資本市場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決定終止此次收購。緊接著在同年12月3日,科迪乳業董事長張清海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稱,1個月后將擇機再次啟動收購科迪速凍相關事宜,此舉再遭深交所問詢。
今年4月17日,科迪乳業公布重啟收購科迪速凍交易預案,擬以14.8億元的價格從控股股東科迪集團及張少華、張清海、許秀云等29名自然人手中購買科迪速凍100%股權,預估增值率為277.38%。
值得注意的是,因銀行借款、應付賬款及其他應付款較多,科迪速凍2017、2018年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0.89%、67.08%,超過或接近“警戒線”。科迪乳業提醒,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可能會增加,從而給上市公司增加財務風險。
乳業專家宋亮此前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認為,“科迪乳業很難再憑借概念炒作打造出第二款爆品,其業績也不會像2017年那樣爆發。這也是科迪集團急于將速凍優質資產注入科迪乳業的原因。”
科迪集團資金緊張被疑“忽悠式增持”
另一值得注意的問題是,科迪乳業控股股東科迪集團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長期高比例質押,目前質押比例已達99.96%,或存在強制平倉風險。
在此情況下,科迪乳業曾承諾自2018年7月3日起的24個月內不減持公司股份,隨后又宣布自同年7月份起的未來12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且累積增持金額不低于8000萬元。不過截至目前,科迪乳業未作出任何增持舉動。
對此,深交所于2019年4月22日向科迪乳業下發問詢函,要求其對科迪集團未增持的原因、股權高比例質押情況下是否具備增持的資金實力、是否存在“忽悠式增持”等問題進行說明。
科迪乳業4月26日回復稱,受二級市場整體低迷的影響,公司股票價格已從2018年初的4.65元下跌至2018年7月23日的3.46元,跌幅超過20%,遠低于公司的合理估值。科迪集團于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持有的科迪乳業股份于2018年6月30日限售期滿,為避免市場誤解,未申請解除限售,并作出了兩年內不減持的承諾。同時,基于對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以及公司價值的認可,科迪集團作出增持承諾,不存在炒作股價的情形。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4月26日,科迪乳業(3.430, -0.11, -3.11%)發布2018年財報顯示,其營收為12.85億元,同比增長3.74%;凈利潤為1.29億元,同比增長1.92%。盡管業績微增,但作為曾經驅動科迪乳業業績大漲的網紅“小白奶”等常溫奶業務,營收下降近三成。
此外,科迪乳業控股股東科迪集團在所持上市公司股權高比例質押、資金鏈緊張的情況下,遲遲不履行增持承諾,被質疑“忽悠式增持”。
“小白奶”等常溫奶營收下降近三成
從銷售區域來看,占科迪乳業營收比重達43.68%的河南大本營正在“失守”,該區域2018年營收為5.61億元,同比下降12.1%。與此同時,以科迪透明裝網紅“小白奶”為代表的常溫乳制品營收為5.9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6.55%,毛利率也下降了9.02%。
2016年,科迪乳業率先推出透明包裝“原生純牛奶”(俗稱“小白奶”)。在其帶動下,科迪乳業2017年業績大漲,營收、凈利分別增加53.92%、41.56%。同期,常溫奶毛利率卻下降了7.71%,業績衰退初見端倪。
科迪乳業去年在答投資者問時曾解釋稱,其2017年毛利率下降正是因為“網紅奶”銷量較大且毛利較低導致。而公司近兩年新增產能未完全達產,平均固定成本較高,也是毛利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新購子公司巨爾乳業持續虧損
科迪乳業同日發布的另一份公告顯示,其新購子公司洛陽巨爾乳業2018年凈利潤為-586.16萬元,低于業績承諾的凈利潤1728萬元,因此科迪乳業將不再支付當年收購巨爾乳業的股權轉讓款2348萬元。
2016年4月30日,科迪乳業完成對洛陽巨爾乳業的收購,當期預測(承諾)巨爾乳業2017年凈利為1440萬元,而實際虧損額為350.45萬元。2017年度,由于科迪巨爾未完成預計經營業績,科迪乳業還在報告期內對此次收購計提商譽減值準備3735.23萬元,期末累計商譽減值余額為6215.79萬元。
對此,深交所于2018年6月向科迪乳業下發問詢函,要求其對商譽減值計提金額是否合理、巨爾乳業未完成業績承諾等問題進行說明。
科迪乳業答復稱,公司收購科迪巨爾主要是為獲取其奶源基地及銷售渠道,但該公司近年來管理層未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經營策略、更新生產設備、研發更符合消費者口味的產品,故在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處于下風,經營情況惡化,導致業績未達到收購時的預期。公司已經在對其進行管理層人員的調整,但短期內難見成效。
為沖業績兩次收購科迪速凍
為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科迪乳業兩次啟動收購科迪速凍100%股權,且多次遭遇監管部門問詢。
2018年5月27日,科迪乳業宣布擬以15億元的價格,向控股股東科迪集團等購買科迪速凍100%股權。由于預估增值率高達347.84%,且買賣雙方存在明顯關聯性,收購被外界質疑存在利益輸送,遭到監管部門問詢。
在謀劃近半年后,科迪乳業2018年11月23日晚突然宣布,由于資本市場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決定終止此次收購。緊接著在同年12月3日,科迪乳業董事長張清海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稱,1個月后將擇機再次啟動收購科迪速凍相關事宜,此舉再遭深交所問詢。
今年4月17日,科迪乳業公布重啟收購科迪速凍交易預案,擬以14.8億元的價格從控股股東科迪集團及張少華、張清海、許秀云等29名自然人手中購買科迪速凍100%股權,預估增值率為277.38%。
值得注意的是,因銀行借款、應付賬款及其他應付款較多,科迪速凍2017、2018年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0.89%、67.08%,超過或接近“警戒線”。科迪乳業提醒,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可能會增加,從而給上市公司增加財務風險。
乳業專家宋亮此前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認為,“科迪乳業很難再憑借概念炒作打造出第二款爆品,其業績也不會像2017年那樣爆發。這也是科迪集團急于將速凍優質資產注入科迪乳業的原因。”
科迪集團資金緊張被疑“忽悠式增持”
另一值得注意的問題是,科迪乳業控股股東科迪集團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長期高比例質押,目前質押比例已達99.96%,或存在強制平倉風險。
在此情況下,科迪乳業曾承諾自2018年7月3日起的24個月內不減持公司股份,隨后又宣布自同年7月份起的未來12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且累積增持金額不低于8000萬元。不過截至目前,科迪乳業未作出任何增持舉動。
對此,深交所于2019年4月22日向科迪乳業下發問詢函,要求其對科迪集團未增持的原因、股權高比例質押情況下是否具備增持的資金實力、是否存在“忽悠式增持”等問題進行說明。
科迪乳業4月26日回復稱,受二級市場整體低迷的影響,公司股票價格已從2018年初的4.65元下跌至2018年7月23日的3.46元,跌幅超過20%,遠低于公司的合理估值。科迪集團于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持有的科迪乳業股份于2018年6月30日限售期滿,為避免市場誤解,未申請解除限售,并作出了兩年內不減持的承諾。同時,基于對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以及公司價值的認可,科迪集團作出增持承諾,不存在炒作股價的情形。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