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8 08:46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對于陽光100的轉型之路,盧文曦指出,目前很多開發商轉型運營商的道路并不是很順利,尤其是他主攻的街區綜合體、服務式公寓和特色小鎮這幾項,前期投入特別大,而且運營周期很長,很難做到高周轉,商業運營肯定是要等到投入運營之后才能開始獲利,肯定不如拿地蓋房賣房的傳統路子來錢快。
沉寂已久的陽光100由于頻繁出售項目被推到了前臺。近年來,陽光100發展之路并不大順利,2018年還出現了虧損。近日,企業開始了出售項目來為企業輸血。
兩度出售股權
在今年3月29日的年度業績發布會上,陽光100中國管理層曾表示,2019年將進行優質土地出售來支持公司流動性缺口,并為公司未來2到3年的業務轉型作資金補充。一部分土地會全部出售,一部分土地將保留部分股權進行合作開發。該公司管理層預計,土地出售的收入將達到幾十億元至上百億元。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陽光100相繼出售了兩個項目股權,接盤方則分別為融創和佳兆業,快速實踐了其出售土地及項目的計劃。
4月14日,陽光100發布公告稱,其附屬公司擬向佳兆業附屬公司出售目標公司100%股權及債權,總代價約46.6億元,其中權益金額為43.97億元;目標公司尚未償還的買方貸款及貸款代價為約2.64億元。目標公司的主要資產為位于廣東清遠市的項目,土地面積515.62畝,計容總建筑面積1183327平方米。
早在不久前的4月2日,陽光100也出售了旗下重慶一公司股權。公告顯示,公司全資附屬公司與融創西南、遼寧陽光100、洋浦華電及重慶陽光100訂立股權轉讓協議。據此,陽光100已同意向融創西南轉讓重慶陽光100的70%股權,代價為3.7億元;以及向其轉讓股東貸款9.64億元,連同股權轉讓總金額為13.34億元。
重慶陽光100的主要資產為位于重慶市南岸區的兩個物業開發項目,即重慶陽光100國際新城項目,可開發為集住宅、商業、商場為一體的項目;以及慈云寺老街項目。根據兩個物業開發項目相關的《重慶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項目用地面積565577平方米,項目計容建筑面積約1188000平方米,其中已開發計容建筑面積約670000平方米,未開發計容建筑面積517309平方米。
陽光100管理層認為,與融創及佳兆業的交易,對交易標的項目而言,有助于加快項目的開發及銷售速度,融創及佳兆業在相應的物業開發領域,擁有行業領先的經驗與能力,相信相關項目未來能得到高水平的開發,取得預期的效益,從而達到各方共贏的目標。
在出售兩個項目之后,陽光100還回購了湖南及湖北子公司股權。4月22日,陽光100發布公告稱,其全資附屬公司陽光壹佰集團與天津農墾宏益聯訂立兩份股權轉讓協議。協議披露,陽光壹佰集團將從天津農墾宏益聯處分別收購湖南陽光100 15%股權以及湖北陽光100 8.85%股權。每宗股權轉讓代價均為1億元。
在其他開發商尋求規模突圍,到處尋找收購土地的時候,陽光100卻選擇出售土地和項目,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土地作為房地產企業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是各個開發商企業發展的基石,陽光100反而要出售,就說明企業應該是實在扛不過去了。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也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這種行為或是為了公司“活下去”的無奈之舉。今年的融資環境并沒有比去年好轉多少,國內房企要想順利“活下去”,需要高度警惕因為融資困難導致的資金面緊張等諸多問題。
轉盈利為虧損
據了解,陽光100創建于1999年,其前身廣西萬通企業由易小迪在1992年創辦,公司于2014年3月13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陽光100主席兼總裁易小迪曾是最早的“萬通六君子”之一,但多年的發展較為保守,其企業規模不進則退。
2018年,陽光100的業績差強人意。2018年年報顯示,陽光100 2018年年度溢利為2.42億元,同比減少71.4%,年報表示,主要由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項計提損失所致;歸屬股東凈虧損0.3億,去年同期為凈利潤5.9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陽光100實現合約銷售金額120.96億元,同比增加了14.0%。雖然業績有所增長,但仍未實現其銷售目標。易小迪曾在2017年業績發布會上表示,2018年陽光100中國的銷售目標為175億元。2018年業績完成率僅為69.1%。在業績不佳的2018年之后,2019年,陽光100中國謹慎下調了業績目標,計劃在這一年完成150億元的銷售額,較2018年的175億元下調約14.29%。
縱觀陽光100這幾年的發展軌跡,業績一直緩慢增長,在眾多房企奔赴千億的格局下,陽光100始終在百億徘徊。在克而瑞發布的《2018年度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200》中,陽光100中國排名第157位,與上年的144名相比,排名持續下滑。
在2015年,陽光100中國開始由傳統住宅開發商向街區綜合體、服務式公寓和特色小鎮運營商轉型。但由開發商向運營商這種轉型的難度可想而知。在陽光100的自我評價中,其認為轉型較為成功,其年報顯示,“我們堅定地由開發商向運營商轉型,商業模式由開發利潤向服務升值轉變,服務性收入在不斷上升。”
但從其2018年年報來看,其收入構成中,物業銷售收入占比依然在九成以上。2018年物業銷售收入在69.44億元,占比約為92%,其他的收入包括物業管理及酒店經營收入、投資物業租金收入、輕資產運營收入幾項加在一起,還不足10%。
其中,其輕資產運營收入還在減少,由2017年的0.88億元,減少56.0%至2018年的0.38億元,主要是由報告期內輕資產操盤方式參與的老項目已處于尾盤階段,新項目尚未開始大規模預售,導致操盤項目整體簽約金額下降。
在轉型路上,陽光100的現金流也不是特別樂觀,截至2018年底,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有25.88億元,較2017年減少了20.65億元。資本負債比率由2017年的48%上升30個百分點至48.3%。融資成本由3.58億元增加53.5%至5.51億元。
對于陽光100的轉型之路,盧文曦指出,目前很多開發商轉型運營商的道路并不是很順利,尤其是他主攻的街區綜合體、服務式公寓和特色小鎮這幾項,前期投入特別大,而且運營周期很長,很難做到高周轉,商業運營肯定是要等到投入運營之后才能開始獲利,肯定不如拿地蓋房賣房的傳統路子來錢快。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