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8 10:20 | 來源:金融投資報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基金公司之間的分化也較為明顯。
隨著上市公司年報的密集披露,更多基金公司2018年營收狀況浮出水面。就凈利潤指標而言,數據顯示,截止4月25日,已有57家基金公司的凈利潤數據公布。其中,天弘基金以30億元的凈利潤居首,工銀瑞信、易方達、建信、華夏、匯添富凈利潤超過10億元,6家公司凈利潤合計占57家公司凈利潤的比例達到46%。10家基金管理機構2018年凈利潤為負,其中國金基金全年虧損同比擴大,虧損近7000萬元。該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來,8個年度經營業(yè)績中,只有3年盈利。財通基金更由2017年的盈利5億元以上轉為2018年的虧損2411萬元。
6家公司凈利潤超10億
數據顯示,57家基金管理人中,有47家基金2018年實現正收益,其中6家公司凈利潤超過10億元。天弘基金以30.69億元的凈利潤居首。據君正集團(3.82 -1.29%,診股)公布的年報顯示,2018年天弘基金的營業(yè)收入為101.25億元,同比增長6.18%,凈利潤為30.69億元,同比增長15.82%。其營業(yè)收入及凈利潤均排名行業(yè)第一,是基金行業(yè)首家營收突破百億、凈利潤突破30億的基金公司。相較2017年,其營業(yè)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了6.18%和15.82%。
工銀瑞信、易方達、建信、華夏、匯添富的凈利潤次之,分別為14.96億元、13.65億元、11.46億元、11.4億元和10.29億元。
但對比2017年來看,上述5家公司中,只有建信基金的凈利潤同比正增長約13%,易方達基金凈利潤小幅下滑不到3%,另外三家公司下滑幅度在15%至20%之間,顯示出在2018年股票市場下跌背景下,龍頭公司仍然有較大的經營壓力。
此外,中銀基金、博時基金兩家公司的凈利潤分別達到9.73億元和9.03億元。招商基金、南方基金凈利潤則分別為8.94億元和8.39億元。興全、富國凈利潤為7.26億元、7.04億元。其余公司的凈利潤在5億元以下。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57家基金管理機構在2018年合計實現凈利潤200.8億元。而前6家公司的利潤就占到92.44億元,占比在46%以上,占去了行業(yè)的半壁江山。而剩下51家公司的凈利潤合計才占到54%。基金公司之間的分化也較為明顯。
國金基金虧損幅度擴大
上述57家基金管理機構中,有10家2018年凈利潤為負,其中9家為基金管理公司,1家是獲得公募牌照的證券公司。9家基金公司中,國金基金虧損最多 , 全年凈利潤為-6967.95萬元。且虧損幅度較2017年持續(xù)擴大,2017年該公司凈利潤為-2249.62萬元。而在2016年,該基金盈利狀況尚可,全年實現營業(yè)收入2.75億元,盈利5045.71萬元。
國金基金成立于2011年10月,至2018年末成立7年有余。自成立當年開始至2018年末的8份股東年報數據顯示,它只有2014年至2016年三個年頭盈利,其余5年均為虧損。從發(fā)展情況來看,作為一家券商系公司,該公司的資產規(guī)模全靠貨幣基金來撐起。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國金基金旗下共有13只基金產品,管理規(guī)模339.3億元,旗下貨幣市場基金規(guī)模331.32億元,占比高達97.65%。非貨幣基金規(guī)模僅7.98億元。并沒有顯示出券商股東對該公司的有利影響。
除國金基金外,據統(tǒng)計,中海基金、財通基金、東方基金、浙商基金4家公司全年的虧損也在2000萬元以上,分別虧損2, 838.05 萬元、2,411.06 萬元、2, 330.23萬元、2,184.84萬元。其中,財通基金2018年營業(yè)收入高達6.23億元,而上述57家公司中,有49家公司公布了營業(yè)收入數據,財通基金營業(yè)收入排名第23位,但凈利潤卻為負數,同比減少 5.37 億元。據參股財通基金的股東年報,主要是由于財通基金受金融市場環(huán)境影響,2018 年度資產管理規(guī)模同比大幅下降致報告期內管理費收入減少。但據數據,公募基金方面,財通基金2017年末和2018年末的資產規(guī)模變化不大,分別為168億元和176億元。據測推斷,該公司的凈利潤變化如此之大或許與非公募業(yè)務變化有關。
此外,東海基金、方正富邦基金、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先鋒基金凈利潤分別為 -1854.87 萬元 、 -1713.55 萬元 、 -952.03 萬元、-400.58萬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