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8 10:29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證券市場景氣程度對信托公司業績影響,在兩家整體上市信托公司身上表現尤為明顯。若以2018年末為節點,則2018年前后陜國投業績展現的是一個大寫的“V”型。
在去年信托業六成信托公司下滑背景下,作為A股僅有的兩家整體上市信托公司之一陜國投也不例外。
2018年陜國投營業收入10.27億元,同比減少10.71%,凈利潤3.2億元,同比下降9.3%。記者注意到,陜國投的信托主業逆勢增長,業績下滑主要系自有資金參與上市公司定增和股票投資,計提了2.4億元減值準備拖累。
成也證券市場,敗也證券市場。在今年一季度股市回暖之下,陜國投業績立即反轉,一季度實現凈利2.42億元,同比增長超九成,占去年全年凈利潤的四分之三。
此外,陜國投的市場化金控平臺建設也在去年取得較大進展,躋身長安銀行和永安保險前五大股東。
證券市場影響較大
證券市場景氣程度對信托公司業績影響,在兩家整體上市信托公司身上表現尤為明顯。若以2018年末為節點,則2018年前后陜國投業績展現的是一個大寫的“V”型。
陜國投去年全年凈利下滑,而進入2019年又是另一番光景,一季度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5.5億元和2.42億元,分別同比大增102.94%和97.75%。
業績大起落歸咎于證券市場的表現,2018年陜國投計提2.42億元減值準備,今年一季度,該公司證券等金融投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和投資收益分別同比增加 2.12億元和1283萬元。
同時,陜國投表示,2018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在金融強監管態勢背景下,信托業面臨較大盈利增長壓力,全行業整體營收和凈利呈現負增長,但該公司信托主業實現了逆市增長,全年新成立信托項目257個,新增項目規模780億元,信托主業手續費及傭金收入9.55億元,同比增長1.72%。
記者注意到,陜國投信托資產規模降幅較大,信托資產從2017年末的4532.22億元降低至2018年末的2895.24億元,同比下降36.12%。陜國投表示,根據資管新規要求,主動降低了相應通道類項目規模,而證券信托業務受政策和市場影響贖回量較大,總體降幅較大,但主業結構更趨優化。
陜國投在穩住主業同時,積極進行了業務創新嘗試,先后有資產證券化、股權投資、家族信托、普惠金融、消費金融和影視信托等7大類46單創新業務落地實施。
此外,加速擴張財富中心,增強資金端獲取能力,去年該公司在蘇州、合肥等9個地新設財富中心,形成了全國性營銷網絡,并加強與20余家同業機構總部層面的合作交流,全年共募集資金202.28億元,同比增長21.35%。
金控平臺建設有進展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盡管業績有所下滑,但對于陜國投自身發展而言有著較大意義。
首先,籌謀多時的配股增資工作在去年7月取得成功,募集資金22.71億,為該公司主動管理業務轉型和多元投資奠定了資本基礎。
數據顯示,配股完成后,陜國投總資產和凈資產雙雙突破百億元大關,截至2018年末總資產和凈資產分別為122.8億元和104.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9.96%和31.32%。
其次,去年11月,由于海航旅游拖欠債務無法償還,用長安銀行股權抵債,陜國投成功取得長安銀行的股權,躋身該行第四大股東;去年8月,為加強金融股權投資布局,陜國投受讓海航凱撒旅游所持2260萬股永安保險股權,受讓后持股比例升至5.56%,成為第五大股東。“增持長安銀行股權,受讓永安保險股權,市場化金控平臺建設取得較大進展。”陜國投在年報中表示。
對于2019年經營計劃,陜國投表示,一方面,緊盯追趕超越目標。把“轉型創新”作為主攻方向,信托業務結構更趨優化,全年信托規模達到行業平均水平,信托業務收入保持穩定增長,證券投資信托實現恢復性增長,收益保持行業前列,固有投資收益同比有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重點業務精準突破。包括房地產信托、基礎設施信托、工商企業信托等傳統業務在探索直接融資性新業務上實現突破,證券信托在探索 MOM、FOF 等業務上實現突破,普惠金融業務在優化業務流程和 IT 系統的基礎上實現業務規模和集合項目的突破,家族信托在建立私人銀行家+投資顧問+投融資團隊業務模式上實現突破等,相關收益率達到行業平均水平,力爭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
此外,提升財富管理水平和強化資產管理效能,圍繞高凈值客戶多元化需求提供一攬子服務,強化品牌塑造,加強團隊建設證券投資實現扭虧增盈,加大對信托創新項目支持力度等。
股權結構方面,目前,陜國投第一大股東和第二大股東分別為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陜西煤業”)和陜西省高速公路建設集團公司,分別持股35.05%、21.62%,而第一大股東和第二大股東均為省屬國有獨資企業,實際控制人為陜西省國資委。
值得一提的是,據了解,因監管要求和自身經營發展需要,陜西煤業擬小幅減持股份,以回到2018年7月配股完成前的持股比例,陜西煤業擬在未來6個月內減持1863萬股(占總股本不超過0.47%)。
公告顯示,減持后,陜西煤業持有陜國投比例小幅變動,從35.05%變更為34.58%,仍然為第一大股東。陜國投表示,此次小幅減持不會導致控制權變更,亦不會對治理結構和持續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高管年薪不足百萬
高管薪酬方面,陜國投董事長薛季民和總裁姚衛東分別從公司獲得稅前報酬總額分別為92.77萬元和92.03萬元。
“陜國投董事長和總裁的薪酬在可比金融機構中并不算高,甚至屬于偏低的。”有業內人士對信托百佬匯記者表示,該公司董事長和總裁薪酬總額中還包括了稅前的“五險一金”和往年延期支付部分。
以同樣為陜西上市金融機構西安銀行相比,西安銀行董事長和行長稅前薪酬分別為229萬元和215萬元,而西部證券總經理何方的稅前薪酬更是高達728.43萬元(含遞延獎金192萬元),而西部證券去年凈利潤2億元,大幅下降超七成。
不過,記者注意到,陜國投業務總監黃琨稅前薪酬達到146.82萬元,為陜國投薪酬最高的高管,超過陜國投董事長和總裁。
據了解,陜國投作為陜西省國資企業,已經結合行業特點和經營情況,按照市場化激勵機制優化員工薪酬福利體系,內部實行薪酬“雙軌制”,原有體制內高管薪酬有所限制,但市場招聘的高管薪酬則貼近市場,實現“能升能降、下不保底、上不封頂加延期支付結合”的激勵機制,調動員工積極性,未來將進一步推進市場機制,向行業看齊,以實現整體經營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