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8 10:4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劉小菲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凈利潤2072.18萬元,同比增長21.87%;扣非凈利潤2133.97萬元,同比增長69.55%;其中新簽訂工程建設合同14份,合同金額2.4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3.64%。
“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在與中國網財經等媒體的交流過程中,蒙草生態董事會秘書安旭濤談及環保業融資環境時如是說。
自2018年以來,受國家嚴控地方PPP項目融資、強化對影子銀行監管、宏觀去杠桿等影響,環保行業普遍陷入“融資難”的困境,相關上市公司業績受到明顯影響。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在目前已經披露2018年年報的環保上市公司中,有超過一半凈利潤出現下滑,蒙草生態也未能幸免。
數據顯示,蒙草生態2018年營業收入38.2億元,實現凈利潤2.03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滑。安旭濤對此并不避諱,他認為:“雖然2018年業績出現下降,但是項目質量得到保障,資金回款安全性比過去好,結構和質量都比以往提升。”
重返業績重高增長“快車道”
據安旭濤介紹,蒙草生態自2018年初確立了“防控金融風險,經營穩健、高質量成長”的經營目標。一方面穩妥推進在手訂單,積極協調政府轉型資金對項目回款的支持,提高項目回款進度;另一方面,公司調整了項目風控要求,選擇財政能力好、項目質量高的合作方,對融資差的項目采取一票否決,從源頭上把控風險。
及時調整給蒙草生態后續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2019年,蒙草生態實現了“開門紅”。公司剛剛發布的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凈利潤2072.18萬元,同比增長21.87%;扣非凈利潤2133.97萬元,同比增長69.55%;其中新簽訂工程建設合同(含中標通知書和框架協議)14份,合同金額2.4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3.64%。
與此同時,在國家政策支持下,環保行業民企的融資環境也逐步得到改善。2019年2月中旬,國務院《關于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干意見》,要求加大金融政策對民企的支持力度,著力疏通民企融資堵點,加快清理拖欠民企賬款等等。財政部部長也多次在公開表示,將加大財政資金對生態環保的投入力度,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有業內人士表示:“環保行業大環境的改善為蒙草生態未來業績高增長奠定了基礎。”
“獨角獸”產業布局初見成效
事實上,為擺脫PPP項目的依賴,蒙草生態對生態修復主業加大科研深耕和細分。其在發展草原荒漠修復、礦山修復、鹽堿土壤改良等主營生態業務的基礎上,拓展出生態大數據、特色種業、快樂小草等創新業務,并計劃將其孵化成“獨角獸”公司。蒙草生態執行總裁高俊剛表示:“目前,蒙草生態已經轉型為多元化的生態修復集團”。
在實地走訪的過程中,中國網財經記者對蒙草生態的生態大數據平臺記憶頗深。它是在蒙草生態20多年資源儲備的基礎上,運用互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結合實地監測,建立指標分析模型,精準給出最適宜的技術措施和植物配置方案。據蒙草生態的相關人員介紹,公司現已為內蒙古、西藏、青海、陜西等地建立了生態大數據平臺,累計修復各類生態修復總面積近2000萬畝。
至于“快樂小草”,主要專注于提供適應性強、耐踏、安全、高節水、低養護的運動草坪及建植服務。據蒙草生態方面透露,目前已經承接了鳥巢國家體育場附場草坪改造、國家北方足球訓練基地等工程,新的客戶正在陜西、內蒙古、廣西、上海等地拓展
對于主營的生態修復業務,高俊剛表示,會扎根內蒙古,積極跨區域橫向復制“蒙草模式,也就是研究鄉土植物修復生態”。據了解,目前蒙草生態的重點拓展區域為陜西、西藏、青海和云南。
而孵化出來的創新業務,高俊剛認為:“在環保工程公司都面臨現金流問題時,能夠為企業做了很好的現金流補充以及戰略業態的補充。”這一部分的補充在2018年年報已有初步顯現。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