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9 09:32 | 來源:中國基金報 | 作者:靜波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中債登相關數據顯示,商業銀行3月份大規模移倉政金債,主要因為國開債相對性價比提升和地方債擠壓配置規模。
近期債券市場震蕩,基金公司的銀行等機構客戶目前對債券市場后市分歧加大,部分機構傾向于短期縮短久期,部分機構則寄希望于長期資產配置。
政金債基金依然是4月份新發基金匯總規模最大的品種,數據顯示,近期,匯添富中債1-3年國開債以83億的規模成立、富國中債1-5年農發行成立規模為67.5億。
相比而言,3月份成立的政金債規模喜人。其中,中銀1-3年國開債、鵬華1-3年國開債,國壽安保1-3年國開債的成立規模均超過110億元。
中債登相關數據顯示,商業銀行3月份大規模移倉政金債,主要因為國開債相對性價比提升和地方債擠壓配置規模。商業銀行3月份大舉減持國債1673億元,轉而增持政金債1259億元,其中國開債增持502億元,口行債增持288億元,農發債增持468億元。
近期,央行續作MLF規模不及市場預期,加上一季度經濟數據好于預期,債市整體震蕩;接下來幾日整體曲線有所下行。市場人士認為,進入四月下旬,市場會進一步關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和月底財政支出對流動性及債市所產生的影響。
截至4月26日,三年期國開債收益率3.0293%,五年為3.214%。“即便不考慮騎乘收益,疊加杠桿收益,3年期限國開債的靜態收益已覆蓋銀行自營資金的成本,從長期來看,目前的收益率對銀行的吸引力開始增加。
深圳一位銀行內部人士表示,管理層正釋放出貨幣政策邊際收緊的信號,這對債市難言利好。盡管央行在4月份表現“相對克制”,從國債近期日內波動巨大可以看出,機構間的市場分歧仍然較大,該行內部認為短期內轉為觀望。
“近期銀行客戶對后市存在分歧,部分客戶認為債市調整并未結束,短期操作上傾向于短久期防御,以觀望為主;另一部分客戶認可當前長期債券收益率,他們認為可以獲取曲線陡峭變平坦過程中的期限利差收窄的收益,存在長端配置意愿。“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稱。
某銀行投資部經理稱:“債基策略上公司可能會配置信用債、中短債,適當時機選擇可轉債與二級債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