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30 09:13 |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 作者:張桔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愛方財富總經理莊正提供了一組數字,2019年一季度末,基金規模不足5000萬元的主動管理類權益類基金數量高達603只,甚至部分基金規模不足100萬元,例如信誠至利混合規模僅1.1萬份,基金凈值3.78萬元。
基金公司一季報顯示,次新基金公司先鋒基金,旗下將近三分之一的權益類基金在當季某一時段曾存在清盤的風險。除了次新基金,老牌基金新華基金旗下將近三分之一的權益類基金在當季某一時段也曾存在清盤的風險。而泰信基金5只產品因為一季度市場逼空行情清盤警報解除,但規模依然迷你。
本周,內地公募基金的一季報披露落下帷幕,受到市場行情的提振,權益類公募在首季的業績贏得了滿堂彩;但是,一季報在曝光基金經理們完整操盤軌跡的同時,也將部分公司旗下產品清盤風險呈現。就產品中的迷你基金數量而言,先鋒、泰信、新華等幾家公司的問題較為突出。
愛方財富總經理莊正提供了一組數字,2019年一季度末,基金規模不足5000萬元的主動管理類權益類基金數量高達603只,甚至部分基金規模不足100萬元,例如信誠至利混合規模僅1.1萬份,基金凈值3.78萬元。
天相投顧基金分析師賈志則指出,導致基金處在清盤邊緣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定制基金,當機構資金撤退時,就會導致基金規模驟降,處于清盤邊緣。再一個原因就是基金的業績不佳,導致投資贖回。最后一個因素就是,基金公司沒有太多資源去推廣基金,沒有吸引投資者的亮點。更多時候,基金處在清盤邊緣,是這些因素共同造成的。
先鋒基金權益產品迷你化生存
天相投顧統計,如果按照扣除貨幣和理財債基后的規模排名來看,2019年首季六家頭部公募基金公司的規模突破了2000億大關,排在首位的易方達突破了3000億;但排行榜末端的基金公司的規模基本在個位數。
如先鋒基金,去年四季度末資產凈值大約為3.77億,而今年一季度末則縮水至大約3.53億。在一季度多家公募利用市場上漲成功增加資產凈值的前提下,先鋒基金為何如此呢?
先鋒基金成立于2016年的5月16日,目前旗下有5位基金經理和7只產品,其中,4只混合型基金、2只貨幣型基金和1只債券型基金,從公募部分的資產規模來看,公司今年1季度末的資產管理規模約為18.9億,相較2017年四季度末63億的高點,資產管理規模已縮水約70%。
一季報顯示,先鋒基金旗下數量最多的4只混合型的合計規模僅有大約2億。規模皆迷你,除去先鋒聚元約有1.5億的規模外,其余三只產品的最新規模在0.5億之下。
如規模最小的、業績乏善可陳的先鋒聚優,一季度末,該基金A、C兩類份額合計僅為0.04億元。截至4月25日收盤,先鋒聚優A今年以來的凈值增長率僅為4.35%,在同類基金中排在了后二分之一的位置,先鋒聚優C的凈值增長率則為4.18%。
該基金實際上已滿足兩條紅線:“一,基金持有人存在連續60個工作日不滿200人的情形;二,基金的資產凈值存在連續60個工作日低于5000萬元的情形。”基金經理在季報總結中也將業績不佳的原因歸罪為規模:“3月1日前因為基金規模過小,公司一度有清盤計劃,在管理過程中倉位保持10%以上等待公司決議,較低倉位影響了公司一季度的業績表現。”
此外,《紅周刊》記者注意到,不僅先鋒聚優這只產品,在權益類產品先鋒聚利身上,問題同樣存在,只不過一季報中披露的是連續20個工作日存在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問題。
新華基金三分之一權益產品曝光風險
除了次新基金公司先鋒基金,2004年成立的新華基金旗下將近三分之一的權益類基金在當季某一時段也曾存在清盤的風險。
新華基金目前權益類基金有30只,但相比去年四季度末資產規模400.5億,公司今年一季度末資產規模僅為371億。
新華基金旗下一季報中提示出現風險隱患的產品為:新華鑫回報、新華安享多裕、新華紅利回報、新華科技創新、新華鑫利靈活、新華高端制造、新華靈活主題、新華鑫弘、新華鑫動力、新華鑫泰。上述10只基金中,季度末基金資產凈值低于1個億的實際達到了8只,其中新華鑫動力資產凈值最低,僅為0.17億元。
這些產品中,半數為鑫字頭系列基金,高度疑似為當初的機構定制化產品。2019年開年迄今漲幅最小僅為5.34%的新華鑫弘,最新規模僅為1.68億。
在一季度下旬,新華基金公告對該基金變更基金經理,原來的基金經理張永超和崔建波離任,新任掌門為劉曉晨。劉曉晨目前在公司還掌管另外兩只非定制化的主動權益類基金—新華高端制造和新華優選消費(新華優選消費目前為劉曉晨和崔建波共同管理),規模分別為0.43億和0.75億,現狀同樣堪憂。由于任職時間問題,新華鑫弘季報中很少體現出劉曉晨的操作思路。新華鑫弘募集成立時份額僅約2億,如今距離清盤紅線尚有一段距離,該基金并沒有在一季報中提示清盤風險。
而新華旗下的其他迷你基金局面則更為緊迫:其中,新華鑫回報、新華科技創新、新華鑫利靈活、新華靈活主題均提示出現了連續58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情形,而剩余的幾只基金也在當季出現過20個、24個、28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情形。這些基金的共性是,一季報多保持了較低股票倉位。
長量基金分析師王驊對《紅周刊》表示,新華基金產品清盤隱患的主要原因還是中長期業績問題,目前公司已經將李會忠的新華鑫動力和新華科技創新主題分別交給王永明和張永超來管理。之前,因為兩只基金凈值持續下滑,規模逐漸減少,或影響到了李會忠操作。
“就新華基金而言,出現問題最可能的原因就是營銷偏弱,或者過度依賴于大客戶。”莊正向《紅周刊》記者一言以蔽之。
牛市狂歡暫掩泰信基金“迷你”風險
與上述兩家公司產品在首季較長時間曝光風險不同,由于二級市場牛市的不期而至,原本在2400點左右被清盤危機烏云壓城的多只公募產品,得到了難得的喘息機會。
如泰信基金,旗下的權益類基金為14只,其中5只在一季報中披露在首季曾經出現過清盤風險。但這5只基金在該季度連續出現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天數均為20個工作日,基本上都在1月2日到2月21日。從2月22日開始,二級市場再現新一輪暴 力逼空拉升行情,而上述產品的清盤警報暫時解除。
曾經暴露過清盤風險的5只泰信系產品分別是:泰信互聯網加、泰信現代服務業、泰信鑫選、泰信智選成長、泰信中小盤精選。雖然逃離清盤區域,但5只基金規模仍迷你:規模最大的泰信智選成長為0.57億,而規模最小的泰信鑫選則為0.28億。
以泰信智選成長為例,該基金在2017年、2018年的年度排名中均不佳,2019年迄今也中規中矩。業績欠佳的原因或有如下幾點:首先,源于對規模的顧慮,該基金的股票倉位不到70%,倉位相對較低;其次,基金當季的十大重倉股開年迄今漲幅最大的股票也不到45%,對業績貢獻有限;而最為根本的一點是,該基金規模從2016年底首募成立時的份額約為3.48億縮水至大約0.57億,幅度近84%。
在季報總結中,基金經理坦言,當季基金積極尋找成長股的投資機會,在第一季度大幅度提高了倉位,同時調整了持倉結構,下一階段將繼續挖掘優質成長股的投資機會。遵循這一思路,《紅周刊》記者發現當季的十大重倉股中,基金經理的配置重心完全偏向了深市,創業板的股票占據了五個席位,持倉市值排在首位的宋城演藝開年迄今的凈值增長率僅約為4.5%,而在其他重倉的創業板股票中,除去東方財富2019年以來股價上漲超過50%以外,其余創業板股票表現基本維持市場平均水平。而來自滬市的股票僅有安井食品和青島海爾。種種因素合力作用下,2019年該基金的凈值增長率僅約為15.65%。
實際上,迷你基金泛濫并非中小基金公司的“專利”,部分大型基金公司也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只不過由于旗下產品數量眾多,因此相對占比較少,例如銀華基金。數據顯示,截至第一季度末,該公司旗下有20只基金的規模不足0.5億元。
多位業內人士向《紅周刊》指出,迷你基金早日壽終正寢方為正解。“一方面迷你基金的持有人成本暴露較多,存續基金的定期披露、審計、基金管理和銷售人員的薪酬等都是持有人成本,幾億規模的基金,審計等費用從基金資產中扣除影響很小,如果基金規模太小影響會相對較大,會直接反映在凈值上;另一方面投資操作上,權益類基金很可能遇到持股集中度高的問題;此外,因為迷你基金產品對公司利潤貢獻小,涉及的持有人少,迷你基金對于基金公司持續發展也是不利的,基金公司很有可能在經營上愿意把最優秀、最好的基金經理放到明星基金暨規模大、涉及面廣、媒體曝光度高的基金產品上。”上海某第三方人士如是表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