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30 09:41 | 來源:證券日報網 | 作者:左永剛 | [要聞]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證監會堅持新股常態化發行,嚴格按照現行法律法規規章,對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首發企業進行審核,審核政策沒有新的調整,主要從公司治理、規范運行、信息披露等多個維度對首發企業嚴格把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近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對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首發企業進行審核,審核政策沒有新的調整,主要從公司治理、規范運行、信息披露等多個維度對首發企業嚴格把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有媒體報道近日報道稱“證監會將放寬IPO的盈利要求、加快審核節奏等”,對此,新聞發言人表示,“我們已經關注到相關媒體報道。近來,證監會堅持新股常態化發行,嚴格按照現行法律法規規章,對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首發企業進行審核,審核政策沒有新的調整,主要從公司治理、規范運行、信息披露等多個維度對首發企業嚴格把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審核進度服從質量。”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目前證監會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放在更重要位置,今年2月份,證監會黨委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證監會黨委在研究資本市場貫徹落實工作時強調,要緊扣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部署要求,其中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放在14項任務的首位。
今年4月27日在國新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強調,資本市場是現代金融體系的基礎,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不僅關系工商百業、千家萬戶,同時也影響國家金融實力乃至參與國際金融治理的能力。資本市場既是一個融資市場,這個“晴雨表”功能主要通過上市公司來體現,因此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重中之重。
在穩步推進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同時,證監會將“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放在更重要位置。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卞永祖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根本動力,尤其今年加快資本市場改革、提高直接融資比例的大背景下,監管部門要構建“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才能實現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目標。
對于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卞永祖認為應該從四個維度推進,首先要更加關注公司未來發展的前景。上市審核應該根據投資環境的變化完善審核標準;其次要完善法律法規,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加強媒體監督;第三要完善經營不善企業的退市標準,對于符合標準的企業加快退市速度;第四要完善中小投資者的保護機制,讓投資者由更多的法律武器能夠保護自己的利益,這有利于企業控制人或者機構減少侵害企業或者中小股東的利益行為,將更多的精力放到提高企業的質量上來。
在此之前,證監會還在不斷提高IPO審核透明度,如證監會3月份發布了《首發業務若干問題解答》,其中包含50條相關監管問答,涉及IPO審核過程中的諸多細節問題。一位券商宏觀研究部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50條監管問答就持續經營能力、經營業績下滑、過會后業績下滑等熱點問題進行了解答,實際操作性強,這大幅提升了IPO審核透明度。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充分發揮資本市場配置資源的重要作用,繼續保持新股常態化發行,嚴把資本市場入口關,增加市場可預期性,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