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5 07:54 | 來源:投資者網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4月26日,視覺中國通過其官方微博發布《視覺中國關于整改進展情況的聲明》。該聲明稱,對于近期公司開展的整改,已完成內部測試,測試結果符合預期,下一步將擴大測試范圍,并繼續落實各項整改措施。
視覺中國(21.970, -0.35, -1.57%)“黑洞風波”后業績首秀 能否仍是暴利“版權霸主”令人好奇
2017年視覺中國打了2279場官司,2018年是1908場。靠著頻繁的版權官司,視覺中國近年業績增長喜人,但同時自身也遭遇了版權合理性的空前質疑,在其“版權保護”的旗幟下,有多少利益交織其中
《投資者網》向勁靜
A股上市公司歷來故事多,但一不小心也 容易演變成一場事故。視覺(中國)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視覺中國”,000681.SZ)就是這么一家將“故事”演變成“事故”的公司。
依據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當一顆垂死恒星崩潰,它將聚集成一點,這里將成為黑洞,吞噬鄰近宇宙區域的所有光線和任何物質。然而就在不久之前,正是這么一張黑洞的照片,讓視覺中國一夜之間成為眾矢之的。
近日,仍在風口浪尖之上的視覺中國“悄聲無息”地發布了2018年年報。盡管“差評不斷”,但從其年報中也可看出,視覺中國賺錢不少。由此可見,其在“版權保護”的旗幟背后,有多少利益交織其中。
盡管視覺中國靠圖片視頻版權賺得“金缽滿盆”,可對投資者卻是如此的“一毛不拔”。自公司借殼上市五年以來,僅實施過一次分紅,每股派現4分2厘。如此分紅力度,視覺中國是如何處理與投資者之間的關系的?公司到底何時才能恢復正常運營?就此類相關問題,《投資者網》聯系視覺中國,相關人士表示“我們會及時回復”,但截至發稿再無下文。
版權使用費堪稱“暴利”
一張黑洞照片,讓視覺中國成為眾矢之的,令人好奇,這家公司到底賺了多少錢?
根據其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的營業收入9.9億元,同比增長21%;凈利潤為3億元,同比增長10%;扣非后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33億元,同比增長16%。
從視覺中國的營業收入結構來看,圖片版權是其絕對主力業務。數據顯示,去年的版權使用費用(主要包括:視覺內容與服務、廣告創意服務、數字娛樂和軟件信息服務)收入為7.8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超過70%。該業務的毛利率高達69%,堪稱暴利。
這么高的毛利率是如何實現的呢?視覺中國的年報數據中顯示,去年公司支付給圖片作者的版權費達為2.5億元,占圖片版權收入7.8億元的32%。這就意味著,一張圖片的版權每賣出一塊錢,視覺中國就能拿到0.68元,而作者只能拿到0.32元,相當于“七三開”。
而2018年又是視覺中國的生意最為爆發的一年,數據顯示,去年公司直接簽約客戶數量超過14000家,同比增長90%;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內容授權的用戶近33萬,同比增長超500%。
如此高的客戶和用戶增長又是如何實現的呢?有網友調侃“簽約的客戶大部分都是通過恐嚇脅迫來的嗎?” 數據顯示,2017年視覺中國打了2279場官司,2018年是1908場。這意味著,過去的兩年里,視覺中國平均每天都要參加超過11場訴訟,且起訴勝率高達92%。
何時恢復正常使用?
一向都是狀告別人,而這一次,視覺中國則被別人告了。
隨著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的公開,視覺中國慣性地對照片維權而遭歐洲南方天文臺的打臉否認。緊接著,因共青團中央官微的指控,從而遭到社會各界的“討伐”。
4月12日,就因這張黑洞照片,視覺中國的市值便蒸發了20億元。根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視覺中國4月11日至4月26日期間,其市值從196億元跌至150億元,蒸發了46億元。
4月26日,視覺中國通過其官方微博發布《視覺中國關于整改進展情況的聲明》。該聲明稱,對于近期公司開展的整改,已完成內部測試,測試結果符合預期,下一步將擴大測試范圍,并繼續落實各項整改措施。
同時,視覺中國表示,正與人民網(21.290, -0.71, -3.23%)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展開合作,提升自身內容質量和合規服務的能力。
視覺中國網站何時能恢復正常?歸來后的視覺中國是否仍能維持“版權霸主”的地位?《投資者網》將持續關注。(思維財經出品)■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