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1hajl"><optgroup id="1hajl"><center id="1hajl"></center></optgroup></span>
    <li id="1hajl"></li>
    
    
    1. 王蒙:萬里歸來年愈少

      2019-05-06 04:54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李苑 | [文娛]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走進王蒙的書房,一方書桌,兩面書墻,就是他日常的創作環境。“這是我的車間”,他說,“我只要一寫小說,每一個細胞都在跳躍,每一根神經都在抖擻”。

      王蒙:萬里歸來年愈少

              王蒙近照光明日報記者劉陸攝/光明圖片

              2019年還未過半,王蒙就先后在《人民文學》《上海文學》《北京文學》等刊物上,發表了中、短篇小說《生死戀》《地中海幻想曲》《郵事》等,并推出新書《爭鳴傳統》(與趙士林對談錄)和《睡不著覺?》(與郭兮恒對談錄)。如此旺盛的創作力,讓不少青年作家都自愧不如。

              走進王蒙的書房,一方書桌,兩面書墻,就是他日常的創作環境。“這是我的車間”,他說,“我只要一寫小說,每一個細胞都在跳躍,每一根神經都在抖擻”。提起寫作,已至耄耋的他,立刻容光煥發。

              最近幾年,王蒙的創作進入加速期,幾乎每年都有兩三部新作問世,內容和形式也常有新意。這一切,他都歸功于時代和生活的日新月異。“文學本身并不產生文學,只有生活能產生文學。”經過八十五載的沉浮打磨,王蒙不忘自己的來時路。

              王蒙的革命之路,開始得很早。11歲,王蒙與北京的地下黨建立了固定聯系;14歲成為地下黨的候補黨員;15歲當上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干部。“我從少年時代起,就參與到建設新中國的斗爭中。”眼見著戰斗、勝利、曲折、發展,新中國的每一步歷程,王蒙都參與其中,感情炙熱。

              1953年,19歲的王蒙,開始動筆創作首部長篇小說《青春萬歲》。那時候,很多文學界的前輩勸告年輕人,創作要先從豆腐塊文章開始。王蒙反其道而行,引發關注。有人問他:你是靠文學天賦還是寫作技巧?“都不是,我靠的是對新中國建立的感動,靠的是新中國開始時的‘所有的日子’。”一腔熱血少年情,開啟了他的文學之路。

              20世紀60年代,王蒙下放新疆。十六載風華正茂,拋灑在遼闊雄奇的邊地上。那段歲月里,他與維吾爾等各族同胞朝夕相處,同勞動、共杯酒、學維語、唱心曲。這段人生旅程給了他豐厚的饋贈——他當時醞釀并創作的小說《這邊風景》,塵封近40年后重修問世,2015年一舉斬獲茅盾文學獎。

              對王蒙而言,生活中的一切,皆是創作靈感來源。幾十年中大大小小的人事經歷,全部化進了王蒙的文學中。他書寫政治歷史,創作各種小說、詩歌、散文。他創作的豐富性,在一代作家中堪稱翹楚。新書《睡不著覺?》是他首次跨界與睡眠專家合作的談話式作品。“文學是人學,那醫學更是人學了。”而《爭鳴傳統》,則是“我與趙士林時時碰撞出火花”,王蒙笑道。

              王蒙對傳統文化的熱情也與日俱增。近年來,他陸續推出《老子的幫助》《莊子的奔騰》《天下歸仁》《得民心得天下》等著作。解讀列子的著作,也已提上出版日程。“我最近在研究荀子,頗有心得。”王蒙又許下新作之約。

              讀者好奇,王蒙的創作生命力為什么越來越強?“新中國的命運,就是我的創作源泉。”王蒙道出真諦,“70年的新中國探索之路,飽含艱辛,但是它的建樹,也是前所未有、舉世矚目。每個大中城市,每個縣城,每個小村落,都有很大的發展。要討論的話題,永無盡頭。”

              作為一個堅定的革命者,王蒙對國家和生活的熱情似乎從未消減。他的老友馮驥才曾說,王蒙從“少年的布爾什維克”成長為“一個清醒的、經過各種磨練的布爾什維克”,其中,既有變也有不變。

              作為一個高產的作家,王蒙一直保持著與讀者交流的熱情,各類論壇、讀書會、高校講堂,經常能看到他的身影。“我特別愿意和讀者朋友交流,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話語體系,這幾年每年要在各地做講座40場左右。”交流使王蒙保持著旺盛的求知欲和學習力。就在采訪的兩天前,他剛剛結束云南麗江和湖南株洲的講座回到北京,但交談中沒有流露出絲毫的倦意。

              王蒙與記者交流的時候,夫人單三婭在客廳忙著收拾行李。單三婭曾是光明日報的資深編輯,但王蒙說,他與光明日報的緣分,比與夫人的緣分,還要早幾十年。

              1979年1月21日,王蒙的《青春萬歲》后記刊登在光明日報上。當他收到報紙的時候,人還在新疆,捧讀的一刻,感慨萬千——這部小說從創作到正式出版,歷經了20余年的周折,雖然當時還未出版,但這篇后記的刊載,對他意義重大。“那種激動是無法想象的”,他至今猶記。

              同年,王蒙回到北京。剛住進招待所,光明日報的編輯就找了來。“那天編輯黎丁來約稿,拿走了我剛寫成的小說《夜的眼》,后來刊登了幾乎一整個版面。”這對剛剛回到北京的王蒙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肯定,因為光明日報很少以這么大篇幅刊登小說。

              那是改革開放初期思想解放的年代,這篇小說在光明日報發表后,社會反響熱烈。當時還在大學讀書的天津作家趙玫讀后深受震撼,她說:“忽然感覺生活與文學在我眼里不一樣了。”

              就這樣,王蒙與光明日報的緣分越來越深。1983年到1987年,王蒙住在距離光明日報社原址不遠的虎坊橋作家樓。“那時候,我投稿連二分錢的郵票都不用貼,過馬路就擱在傳達室,寫上誰誰收。”王蒙笑稱,有人統計過,自己是在光明日報發稿數量最多的作者。

              今年適逢光明日報創刊70周年,王蒙感慨良多:“光明日報是一份有品格的報紙,《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意義尤其重大。這份報紙有著豐厚的文化含量和敢為人先的精神,是中國文化生活的標志之一。它一直與中國各界知識分子有著密切聯系。”王蒙希望這種精神能夠持續、發揚、光大。

              走過與光明日報交往的40年,也走過與新中國同呼吸共命運的70年,王蒙的創作始終飽含新意,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他的筆觸也一直應和著時代的聲音,敢為人先,永遠青春。

              在王蒙的寫字臺上,堆滿了各種古今書籍。他每日創作,閱讀;他每年遠赴新疆和各地,追尋歲月情懷。這位精神矍鑠的作家,一直用行跡與作品,宣告著青春不老、生命不老、文學不老。

              他分明還是那個年輕的王蒙。

      電鰻快報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相關新聞

      信息產業部備案/許可證編號: 京ICP備17002173號-2  電鰻快報2013-2020 www.shhai01.com

        

      電話咨詢

      關于電鰻快報

      關注我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337P亚洲精品色噜噜|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成人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你懂得| xxx国产精品视频|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女人高潮内射99精品|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 国产精品粉嫩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合集青青草原精品|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欧美精品| 老司机午夜网站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动漫| 2021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免费精品精品国产欧美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四虎|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23页| 87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青草视频免费播放| 完整观看高清秒播国内外精品资源|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青青青国产依人精品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波多野结衣| 国产精品婷婷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熟老女人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天天爽夜夜爽精品视频app|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人妻少妇精品视中文字幕国语| 狼色精品人妻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