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5 09:43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作者:蔣寒盡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即使脈博網抑或騰訊倒下了,也不會對他們的組合造成致命的影響。
如今近5000億美元市值的互聯網巨頭騰訊,你能想象它曾在2001年,一度賬面上只剩一萬元現金嗎?彼時的QQ,隨著用戶規模的指數增長,不得不持續投入資金,也就一步步把自己逼進資金短缺的窘境。倘若當時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這家偉大的公司恐怕真的很難活下來。那么在騰訊的生死存亡關頭,是誰遞上了救命稻草?
網大為,是南非MIH集團的中國業務部副總裁,每到一個中國城市,他就會去當地網吧溜達,湊巧發現幾乎所有桌面都掛著OICQ,深入研究和談判后,MIH最終以3400萬美元入主騰訊,時至今日,MIH對騰訊的投資已經實現4950倍的收益增長,年復合增長近65%。
但是網大為在投資騰訊前,曾經在對脈博網的投資中損失超8000萬美元。對于網大為和MIH來說,騰訊、脈博網都不是他們的唯一投資標的,他們的投資布局遍布全球。所以,即使脈博網抑或騰訊倒下了,也不會對他們的組合造成致命的影響。
作為早期搜索引擎市場的開拓者,于1994年成立的雅虎也曾風光無限。因為“覺得是一個非常棒的想法”,孫正義先后在1995年至1996年投資了雅虎超過1億美元。然而,時任雅虎掌門人的楊致遠誤判了搜索引擎的發展趨勢,隨后因為過于執著“搜索”功能,錯失與eBay的合并機遇;繼而又由于沒有把握好用戶需求趨勢的改變,錯過了從pc端轉向移動端的良機。終于在2008年雅虎拒絕被美國微軟收購后,創始人楊致遠被迫卸任,其核心業務“賣身”于美國移動網絡運營商威瑞森。至此,互聯網巨頭雅虎終于謝幕。
但除了“不那么成功”的雅虎,孫正義的投資履歷其實堪稱典范:在投資雅虎后,孫正義先后涉足電信、手機、電子商務、物聯網等泛互聯網領域,并在2017年公布軟銀的投資成果:過去18年內,軟銀累計投資額達110億美元,累計回報金額在1740億美元以上,整體回報率高達16倍。
企業經營是概率性事件,一家公司哪怕現在看來再優秀,都不能否認他最后有跑偏的可能性。就好比雅虎,企業經營風險之大,未做分散的投資恐怕會面臨很大的損失風險。因此,借鑒網大為、孫正義兩位成功投資人的經驗,我們可以選擇從地域和行業的角度實現分散。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