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0 09:36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作者:林榮華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今年以來的業績看,依舊是中小規模的股票策略私募業績更好。
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4月股票私募整體業績回撤0.06%,其中百億元規模以上私募平均收益-0.51%。股票策略私募今年前四個月平均業績為20.70%,依舊位于十大策略榜首。隨著5月份市場波動加大,部分私募開始關注盈利驅動和業績確定性。
中小私募業績更好
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4月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分別下跌0.40%和2.35%,滬深300指數上漲1.06%,股票策略當月平均收益為-0.06%,不僅跑輸滬深300指數,而且平均收益排名十大策略尾部。其中,規模10億元至20億元私募4月份平均收益0.20%,20億元至50億元規模私募平均收益1.49%,50億元至100億元私募平均收益1.08%,百億元規模以上私募平均收益-0.51%。
從今年以來的業績看,依舊是中小規模的股票策略私募業績更好。截至4月底,規模10億元至20億元私募今年以來平均收益21.26%,20億元至50億元規模私募平均收益最高,達到24.62%,50億元至100億元私募平均收益19.73%,百億元規模以上私募平均收益墊底,僅為18.64%。整體看,股票策略私募今年前四個月平均業績為20.70%,依舊位于十大策略榜首。
值得注意的是,在4月份的震蕩行情中,量化相關策略的平均收益均相對較好,例如:阿爾法策略(1.98%)、程序化期貨策略(1.30%)、套利策略(1.17%)、量化復合策略(0.71%)。業內人士認為,若A股保持較大波動,將為量化策略帶來較多機會。
調研方面,4月共有859家私募機構參與調研,共調研2050次。從板塊分布來看,中小板個股是私募機構的調研重點。私募機構全月共調研上市公司1941家,其中,主板公司407家(占比20.97%)、中小板公司917家(占比47.24%)、創業板公司617家(占比31.79%)。私募機構共同調研的前5名個股為匯川技術、華東醫藥、兆易創新、廣聯達、天齊鋰業。受機構關注度最高的前10家公司主要落在信息技術和工業材料方面,所屬板塊也多居于中小創板塊。
關注盈利驅動和確定性
5月以來,市場跳空下挫后轉入震蕩,觀望情緒再度濃厚,部分私募在應對上也偏向防守。北京某中型私募表示,5月開盤時面對外部環境突然變化,判定市場的波動性和不確定性將提高,因此小幅降低了倉位,目前倉位在4-5成。對于后市依然看好,減倉只是出于控制回撤水平和應對不確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面對利空時,消費、醫藥等板塊的個股表現更好,上述私募表示,配置方向上依舊偏向大消費中的確定性行業。雖然今年以來市場經歷了普漲行情,但目前整體估值并不算貴,中長期獲得正收益的概率非常高。
晶宏投資總經理潘玥認為,下階段股市的支撐還是在基本面,在財政和信貸等逆周期調節政策持續發力的背景下,股票估值的分母端因素比較確定,那么上市公司自身是否能持續保持盈利正增長,也就是分子端因素將是決定性變量。潘玥指出,A股目前已經有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其在各自細分行業擁有著強大的核心競爭力,是中國經濟的核心資產。這些企業將在今后受益于減費降稅等多項支持政策,持續創造出更多新價值,從而引領A股走出長期結構性牛市。未來,針對某個題材、板塊的炒作也會逐漸淡化,股價上漲的驅動力仍然是企業不斷增長的盈利。
重陽投資指出,近期企業減稅降費專題座談會提出“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這表明隨著近期環境變化,中國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上升,更加需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對于資本市場而言,六個“穩”中的穩金融具有重要意義。金融市場牽一發而動全身,更是全社會信心的晴雨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