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0 03:54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高偉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稅延政策有望惠及,平安基金首只養老目標基金面世
5月20日,平安基金首只養老目標策略基金——平安養老目標日期2035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以下簡稱“平安養老2035”,代碼:A類 007238;C類 007239)正式發行。在目前已發行的同類產品中,平安養老2035是唯一一只以養老目標指數為業績基準的養老目標日期基金,產品設計融合基于中國人口大數據的精算成果及保險資金管理實踐經驗,并引入海外成熟的養老金配置經驗,致力于打造最適合中國投資者的養老目標基金,在市場上特色鮮明,獨具創新。投資者可通過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平安金管家、陸金所等銀行及第三方銷售平臺渠道進行購買該產品。
稅延政策有望惠及,平安基金首只養老目標基金面世
今年5月1日,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已完成一年期試點。近期,公募基金有望被納入個人商業養老帳戶投資范圍,享受稅收遞延政策優惠,成為公募養老目標基金產品的重大利好。
平安養老2035作為養老目標日期策略基金,針對預計在2035年前后退休的39-49歲年齡段投資者設計,假設投資者風險偏好隨年齡增加逐漸下降,權益資產配置比例逐年下滑,非權益類資產比例逐步上升,基金投資風格從“進取”依次向“穩健”、“保守”轉變,以匹配投資者不同生命周期的風險承受能力。產品初始風險等級為平衡型,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上限不超過基金資產的60%,同樣適合風險偏好中性的投資者參與購買。
平安養老2035旨在為目標日期退休人群提供一站式養老投資解決方案,力爭獲取長期穩健的投資收益。在投資策略方面,基于獨家編制的“權益資產下滑曲線”及多元資產配置策略進行權益、固收等大類資產的選擇;在基金實際管理過程中,根據國內宏觀經濟情況和證券市場的階段性變化,對具體的配置比例進行戰術調整;在構建組合時,精選長期風險收益表現優秀的基金,并通過風格配置把握市場的結構性機會,以求達到風險和收益的最佳平衡。
本土實踐+海外經驗,打造最適合中國人的養老投資產品
作為平安集團旗下成員,平安基金橫跨保險及公募兩大資管行業的“雙重基因”使其在公募養老領域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截至2018年底,中國平安共服務個人客戶1.84億,互聯網用戶5.38億,其豐富的中國人口生命周期大數據、國內首屈一指的保險精算能力,以及超過三十年的保險資產配置經驗,都將為平安基金的養老金管理業務賦能。
養老金管理業務一直是平安基金的戰略布局重點。早在2016年,平安人壽聯合中證指數推出了國內首個公開發布的目標日期指數——中證平安2025、2035和2045退休寶指數。該指數凝聚了多年本土投資實踐經驗,為平安旗下養老投資產品后續發展打下基礎。本次平安基金發行的平安養老2035即以中證平安2035退休寶指數為業績比較基準,突破了同類產品將股票指數與債券指數之和作為業績基準的普遍做法,同時在產品“權益資產下滑曲線”設計上,融入平安人壽的精算假設及風險系數等研究成果,風險下滑邏輯更清晰,資產配置比例更精準,力求為中國投資者獲取較為理想的退休收入水平。
在養老金管理團隊配置方面,平安基金也于三年前即開始籌備。2016年,平安基金設立大類資產配置事業部,引入基金研究評價專家及深耕保險資金管理的專業人才加入,組建FOF投資團隊;2018年,平安集團旗下“平安道遠”(原“平安羅素”——平安與美國著名投資公司“羅素投資”成立的MOM投資平臺)整體平移到平安基金,同時,平安人壽對外委托投資團隊也整合到平安基金,進一步壯大FOF團隊投研實力;2019年初,原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養老金投資方案負責人高鶯加盟平安基金,主管公司養老金投資業務,將10年全球頂尖資產管理公司的養老金業務實踐經驗,以及美國成熟養老市場的資產配置研究成果引入產品的策略設計及組合管理中,至此,平安基金已配備了一支中西合璧的養老金管理“夢之隊”。
憑借本土投資實踐與海外成熟經驗的緊密融合,平安養老2035有望成為服務中國投資者養老需求的標桿產品。與目前已經發行的三年期目標日期型產品相比,平安養老2035的管理費加托管費為0.75%,低于同類平均費率水平;此外投資門檻較低,10元即可起投。平安養老2035于5月20日至6月14日首發募集,助力個人養老投資,為更多勞動者的優質退休生活增添保障,值得投資者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