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2 09:05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作者:胡雨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公司此次計劃募集11.03億元資金用于消費電子行業自動化設備擴產建設項目,以及汽車、新能源行業自動化設備產業化建設項目等。
高端裝備產業是科創板重點支持的六大產業之一,近期業內多家公司紛紛計劃沖刺科創板。日前博眾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博眾精工”)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并受問詢。
作為一家從事自動化設備、自動化關鍵零部件等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的公司,博眾精工業務涵蓋消費電子、汽車、新能源等多個領域,目前擁有1131項專利,蘋果、富士康、蔚來汽車均是公司重要客戶。公司此次計劃募集11.03億元資金用于消費電子行業自動化設備擴產建設項目,以及汽車、新能源行業自動化設備產業化建設項目等。
擁有千項專利
博眾精工總部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司占地面積近百畝,周圍散布著多家電子元件生產公司。談及博眾精工,一名本地出租車司機對記者表示“這家公司發展很好,待遇很不錯,尤其是應聘工程師。”
根據博眾精工招股說明書,公司主要產品包括自動化設備、自動化柔性生產線、自動化關鍵零部件以及工裝夾(治)具等,同時公司亦可提供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
博眾精工表示,公司所擁有的專利技術是其服務客戶能力和技術水平的最終體現,也是公司技術先進性的具體表征。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1131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744項,實用新型專利342項,外觀設計專利45項。公司的前述主要技術均在公司的主要產品中得以體現,目前已處于大規模產業化運用階段。
上千項專利背后是公司在研發上的持續投入。2016年至2018年,博眾精工研發費用分別為1.97億元、2.53億元、2.88億元,研發費用占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2.72%、12.72%、11.43%。截至2018年12月31日,博眾精工員工總數合計3448名,其中技術研發人員1028名,占比29.81%;本科及以上員工合計1252名,占比36.31%。
躋身蘋果富士康供應商
招股說明書顯示,蘋果公司2016年至2018年一直是博眾精工第一大客戶,3年銷售額(不含稅)分別為9.15億元、12.82億元、11.87億元,占當年度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59.09%、64.45%、47.21%。博眾精工表示,公司與蘋果公司的合作始于2010年,蘋果公司對公司的研發能力、生產規模、技術水平等方面進行全面考察與評估后,與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目前公司主要向蘋果公司銷售各類自動化設備產品,主要應用于蘋果公司產品的零組件生產、整機組裝生產、量測和測試過程。
富士康也一直是博眾精工重要客戶,2016年至2018年博眾精工對富士康銷售額分別為1.07億元、1.34億元、1.81億元,占當年度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6.89%、6.72%、7.2%。蔚來汽車2018年首次出現在公司近三年來前五大客戶名單中,2018年博眾精工對蔚來汽車銷售額合計2.12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為8.44%。
博眾精工表示,與優質客戶的合作,一方面為公司提供可觀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幫助公司樹立了良好的口碑。2016年至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5.5億元、19.91億元、25.18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2.76億元、8038.89萬元、3.23億元;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4.99%、47.27%、41.77%。對于2018年毛利率下滑,公司表示主要是公司開拓了新能源、汽車、日化等行業的客戶,而上述行業毛利率水平較消費電子行業低,從而使2018年綜合毛利率有所降低。
不過公司也指出,隨著同行業企業數量的增多及業務規模的擴大,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行業的供求關系可能將發生變化,導致行業整體利潤率水平存在下降的風險。若未來因技術水平進步、人工和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公司產品議價能力下降導致毛利率水平下滑,則將影響公司整體盈利水平。
進入問詢階段
目前博眾精工科創板上市已進入問詢環節,上交所就公司核心技術、業務、專利等方面提出了36條反饋意見,博眾精工也一一做出回應。
在核心技術方面,上交所要求博眾精工補充披露公司就其主要產品在外購關鍵零部件和單元產品上所采取的集成、裝配、檢測或調試等工序,由公司來采取該等工序的必要性及公司在產業鏈中的定位和重要性等。對此公司回復稱,公司定位于產業鏈中的自動化設備生產商(也即系統集成商),是整個智能裝備行業必不可少的環節,系統集成業務需要具有產品設計能力、對終端客戶應用需求的工藝理解、相關項目經驗等,提供可適應各種不同應用領域的標準化、個性化成套裝備。
在專利方面,上交所要求博眾精工補充披露知識產權的取得方式,權屬是否清晰、權能是否完整,并補充披露相關專利的保護范圍是否覆蓋公司全部產品。
博眾精工回復稱,公司設有知識產權專職部門-知識產權科,并配備了專職工作人員協助管理;知識產權大多數系公司自主研發,有2項專利系自第三方受讓取得,交易定價具有合理性;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已授權的1131項專利均注冊于中國,除部分產品所對應專利目前正在申請過程中尚未取得專利證書以外,其保護范圍能夠覆蓋公司主要產品。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