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3 10:07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目前銀行委外存量業務,已按照調優原則做了差異化的布局和調整。此外,銀行委外管理模式正在發生變化,從粗放式向精細化管理轉變,強調與委外機構共同管理,并借此提升銀行主動管理能力。
????????今年上半年,銀行委外收縮趨勢未改,但收縮的步伐放緩。部分銀行委外重點主要是持續跟蹤以前投資的委外產品運作,對委外債券產品進行精細化管理,探索凈值型委外產品模式。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目前銀行委外存量業務,已按照調優原則做了差異化的布局和調整。此外,銀行委外管理模式正在發生變化,從粗放式向精細化管理轉變,強調與委外機構共同管理,并借此提升銀行主動管理能力。
委外收縮步伐放緩
????????“我們從2018年開始就在控制委外的規模,沒有增加新的投放。2019年上半年,加上一些產品到期了,委外整體規模是在收縮。”某城商行委外負責人莫以琛(化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莫以琛介紹,控制委外規模原因有兩方面,一是資管新規下,銀行理財產品向凈值化方向轉型,銀行需要增強自身主動管理的能力,因此把這部分資金收回來自己做。二是目前委外機構資質參差不齊,委外管理比較混亂,造成收益達不到預期、風險控制做的也不到位。
????????過去一年,銀行委外規模經過大范圍的收縮。招商銀行(29.55-0.51%)行長助理兼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劉輝此前表示,2018年開始,招行對委外口徑做了大幅度收縮,委外整體在壓縮、規范。債券委外體量,從去年超2000億元壓縮至現在1200億余元。股票委外方面,建立梯度合作機構篩選機制,分為核心合作機構、衛星合作機構,并設立考察期,符合要求才列入衛星機構,業績優良才能進入核心機構名單,每年都會調整和排名。
????????由于資管新規禁止銀行與非持牌金融機構合作,招行資管新規以前的存量業務、已經建立的渠道和關系繼續保留,但不能新增。劉輝指出,至少在理財子公司的牌照沒有正式獲取之前,不能新增、擴大與非持牌金融機構的委外業務。
????????中信證券(13.46-2.60%)債券研究團隊指出,2018年下半年委外規模持續的萎縮態勢有所減緩。從商業銀行委外總規模的變化中可以看出,2018年上半年下降幅度最大,表明進入2018年后的去通道、去杠桿和嚴監管政策對商業銀行同業業務有較大的負向沖擊。去年下半年的下降速度減緩,既是委外逐步規范、步入穩定發展軌道的表現,同時也與監管邊際放緩有關。未來委外的規模仍有繼續下降的空間,預計將在調整期內緩步收縮。
????????興業研究金融同業研究負責人孔祥指出,未來一段時間,銀行委外收縮趨勢未改,但收縮的速度會變慢。委外收縮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流動性風險監管新設流動性匹配率(LMR)等指標,該指標鼓勵銀行資產配置過程中增加信貸配置,不鼓勵資管產品的投資;二是按照新的會計準則,未來較多資管產品要計入交易型金融資產,資產波動性影響當期損益,增加利潤的波動性。
管理模式發生變化
????????新的監管環境下,銀行委外管理模式也在發生變化,從粗放式向精細化管理轉變。
????????“以前多是粗放式管理,委托出去后銀行就不怎么管了。現在我們強調和委外機構共同管理,委外機構的投資必須符合銀行整體的投資策略,銀行對委外把控要更強一些,體現為銀行有專門的投資經理跟蹤各個投資組合的投資情況,及時跟進、調整投資策略的實施。”莫以琛指出。
????????莫以琛表示,其服務的城商行目前的委外重點是,持續跟蹤以前投資的委外產品運作,對委外債券產品進行精細化管理,探索凈值型委外產品模式。他說:“我們認為,委外未來還是有增量。凈值化轉型后,凈值化產品會慢慢增加。中小銀行需要把估值、管理等工作委托出去,減輕銀行凈值化轉型的運營壓力。此外,我們也在不斷提升自身主動管理能力,通過和委外機構合作,吸取、學習其投資經驗,以提升銀行投資能力。”
????????劉輝指出,委外存量業務已經按照調優原則做了差異化的布局和調整。合作機構無論是在專業能力、投資文化理念上,均符合招行要求。招行會繼續借助這些優秀機構的力量,學習其投研、風險管理、投資文化等方面內容,提升自身研究、投資體系。
????????對于委外的前景,中信證券認為,已經實施的一系列去通道、去杠桿政策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金融業務的原有形態,對通道類委外和委外投向同業理財形成約束,而基金投資的承接作用有限。此外,目前多家商業銀行已經展開理財子公司的布局,預計將對現有業務有所擠壓。存續的委外業務質量將明顯提升,預計理財子公司“入局”帶來的競爭將對委外受托人的門檻要求有所提高,公募基金未來在委外投向中的占比很可能進一步擴大。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