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4 04:13 | 來源:人民網 | 作者:郭元鵬 | [文娛]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這些書店一改傳統書店的模樣,裝修越來越豪華,設計越來越前衛,甚至出現了不少概念化的書店,如“咖啡書店”“餐飲書店”“景區書店”“賓館書店”。
早先,人們去書店目的很明確:買書或者看書。
不知道何時,多了種“網紅書店”,讓書店格局發生了變化。世界讀書日前夕,媒體記者對全國各地的“網紅書店”進行了調查,發現真正能夠給“網紅書店”帶來效益的,并非賣書,而是“旅游打卡”,人們紛紛擁到“網紅書店”去拍照留影,發個朋友圈。
書店能成網紅,都是有自己創意的。
這些書店一改傳統書店的模樣,裝修越來越豪華,設計越來越前衛,甚至出現了不少概念化的書店,如“咖啡書店 ”“餐飲書店”“景區書店”“賓館書店”。值得一說的是一家“書店類型的賓館”,打造了一個可以“睡著讀書的地方”,到這里讀書的人并不多,多的是“感受在書店睡覺感覺”的人,生意倒是不錯。
對于“網紅書店”的創辦者來說,能夠成為旅游打卡的地點,實現了效益提升,自然是樂得合不攏嘴的。但讓我們不得不反思的是,這些“網紅書店”還能算是書店嗎?會不會只是種了別人的地,實際上卻荒廢了自己家的田?
一摞摞的書籍,一本本的作品,成為“網紅書店”的文化擺設。一方面,“網紅書店”走紅是件好事,起碼可以讓人們意識到書店和書籍的存在。但是,我想“網紅書店”首先應該是“書店”,知道“我是誰”“為了誰”。在成為網紅之后,更需要做的事情,是借助名氣搞好主業,讓閱讀方式多元化,讓書籍銷售再走高。
遺憾的是,一些“網紅書店”已經忘記了初心,一味地為紅而紅,走紅之后,儼然成了旅游景點,依靠旅游和拍照賺起了錢。收入固然是提高了,卻沒有發揮書店的作用,書店里少了正常的寧靜閱讀,一片美景喧囂之下,丟失了書香。
總而言之,把自己家的田踏踏實實種好,才是生存有道。“網紅書店”不能只靠旅游賺錢。書店的本質就應該是讀書的地方、賣書的地方。切莫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己家的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