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8 09:07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作者:李良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科創板,無論是保薦人還是機構投資者的答案,核心都是三個字———“含科量”。
科創板啟動箭在弦上,個股如何估值成為業內聚焦的新熱點。
在日前由富國基金主辦的第九屆富國論壇上,公募基金、保薦人和券商研究所的知名大咖云集,就科創板上市公司的估值如何“錨定”展開了熱烈討論。在他們看來,科創板投資不僅要有“膽”,還要有“識”,在估值上大膽突破傳統思維的同時,也要全方位提升研究能力,盡可能準確地定位科創板上市公司的估值。
“含科量”是核心
什么樣的上市公司才是值得投資的好公司?在科創板,無論是保薦人還是機構投資者的答案,核心都是三個字———“含科量”。
申萬宏源證券戰略業務負責人、保薦代表人屠正鋒表示,投行在研究和選擇申報科創板企業的時候,最看重的是企業是否有“科創”屬性,其次才會考慮發行條件和合規性等要求。他認為,目前科創板的申報企業體現了“科技創新”的含義,無論是行業分布,還是研發強度,整體上要高于其他市場。
安信證券研究所所長胡又文則表示,首批100多家科創板申報企業中,信息技術和醫藥兩大行業占比約為2/3。如何建立這兩個行業的估值體系,如何評判個股的投資價值,對于賣方和買方來說都是全新的挑戰。以計算機行業為例,在上一輪計算機行業的牛市中,資金面等推動因素較大,但在下一輪,估值體系的市場重構將會起到決定性作用。
富國基金科技創新靈活配置基金經理李元博則認為,目前成長股的投資和研究框架在科創板仍然適用。不過,上市之后,部分科創板上市公司所處領域由默默無聞變成大眾焦點,容易引起競爭對手重視,因此也會造成科創板上市公司另一方面的壓力,需要投資者做好持續跟蹤工作。
“絕對錨”與“相對錨”
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首席醫藥分析師徐佳熹認為,由于科創板使用了不同的上市標準,未來PE、PB等方式就不可能再成為科創板上市公司估值的“錨”。“純創新類標的之‘錨’是什么?一個是絕對錨,一個是相對錨。”徐佳熹說。
徐佳熹用醫藥行業為案例來解釋,假設一個品種的二期臨床取得成功,計算三期臨床成功和最終獲批的概率,同時測算未來多年該品種整個生命周期中的現金流折現,綜合計算的結果可以作為今天的一個絕對錨。而一級市場的定價,參考海外市場的同類案例,則可以作為相對錨。綜合起來就可以更好把握上市公司的估值。
胡又文則用信息技術行業來表述自己對“估值錨”的觀點。他指出,目前一些頭部的信息技術企業,其估值體系是無法用現有市場規則來衡量的。比如它可能是輕資產,用PB估值不合適;也可能暫時沒有盈利,用PE估值也不合適。這讓研究員很難對其定價。所以在科創板上市公司的估值方法中,PS等估值方法可能會被逐步使用并推廣。
李元博則表示,科創板上市公司中,對于有盈利、有必要重資產的行業,可以用PE和PB的估值方法;但對于一些盈利規模較小、存在一定行業沖擊性或處于研發投入高峰期的公司,用PS估值就能夠解決大部分問題。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