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3 03:14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林淙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中國通號此次被問及的方面主要包括房地產業務、人員獨立性、部分項目回款、公司PPP項目收益率及類BT業務等;虹軟科技則在期權計劃、對賭安排、固定費用模式收入確認、關聯公司及增值稅退稅等問題上被進一步“追問”。
一邊是科創板賽道不斷擴容,一邊是審核問詢工作穩步推進。5月31日晚,科創板再添“新丁”——華夏天信,中國通號與虹軟科技也于同日提交了“三試”答卷。6月2日晚,交控科技和天宜上佳提交了“三試”答卷。至此,科創板受理企業增至113家,處于“已問詢”狀態的為94家,其中10家進入“三試”,59家完成“二問”??苿摪逭w節奏在“循序”中“漸進”。
量體裁衣,科創板的“三試考題”明顯呈現出更濃厚的“定制化”意味。具體來看,中國通號此次被問及的方面主要包括房地產業務、人員獨立性、部分項目回款、公司PPP項目收益率及類BT業務等;虹軟科技則在期權計劃、對賭安排、固定費用模式收入確認、關聯公司及增值稅退稅等問題上被進一步“追問”。
刨根問底的審核態度,在中國通號的“三試”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開卷第一題,問詢函即直指公司的房地產業務。根據公司提交的承諾函,自承諾函出具6個月內,公司將合并范圍內的房地產業務相關的資產或股權全部對外轉讓。除上述承諾外,公司存在4家參股公司持有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證書。對此,問詢函要求公司提供針對參股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解決方案及后續安排,并對招股說明書中相關內容予以修訂并披露。
事實上,這并非監管第一次就此發問。早在“初試”中,交易所便要求公司補充披露公司及其各級子公司是否從事或擬從事房地產開發、銷售,參股公司是否存在投資房地產企業、類金融企業的情形,以及公司是否存在閑置土地、炒地以及捂盤惜售、哄抬房價等違法違規行為。
與此同時,中國通號的業務模式亦成為監管的關注焦點。據披露,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共有重要BOT項目6項,BT項目1項。問詢函要求公司進一步說明報告期內所有PPP項目的主要內容、項目承接目的,是否履行盡調及可行性分析程序;在此基礎上,說明項目實施是否能夠有效增加公司盈利,并論證相關項目內部收益率的合理性。此外,監管還就公司類BT業務的收益及風險情況進行細究。
與中國通號側重主業的問詢重點有所不同,虹軟科技的“三試”更多著墨于公司的“歷史問題”。
虹軟科技此前的回復材料顯示,2018年2月股權激勵平臺及Hui Deng(鄧暉)對虹軟有限的增資價格遠低于前后外部投資者價格,主因是境外股權激勵計劃平移至虹軟有限,并完成加速行權。
針對這一情況,問詢函要求虹軟科技進一步披露2000年5月至2018年2月期間,ArcSoft US分多批次授予股票期權的具體情況,及上述期權合計數量、比例、價格與2018年2月增資是否匹配,并具體說明歷次授予期權相關的限制性條件。對此,公司花了近30頁的篇幅詳細作答。
除此之外,虹軟科技的對賭安排,也被監管置于“放大鏡”下細細考量。據披露,報告期內公司股東與公司前身虹軟(杭州)多媒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存在3次對賭安排。其中2018年3月及5月增資時的對賭安排于今年5月終止,2017年9月簽署的《補充協議》中的“業績目標”條款及“估值調整”條款也已自動取消。
“上述協議是否徹底終止”“是否還存在其他替代性利益安排”“實控人鄧暉持有的公司股份權屬是否清晰、穩定”……交易所連拋數問,仔細“摸排”前述對賭協議可能遺留的隱患。
5月31日晚,科創板迎來了第113位“考生”——華夏天信。據招股書披露,華夏天信的主營業務包括智慧礦山操作系統平臺,感知執行層的智能傳動設備、智能控制終端、智能傳感器、礦用特種機器人等產品,及智能應用APP層的智慧安全、智慧生產等應用服務。公司此次擬募集資金9.28億元,主要投向智能傳動設備制造基地建設項目、智慧礦山智能應用系統產業化升級項目、智慧能源工業物聯網技術研發中心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值得一提的是,各家公司在“答卷”速度上亦有分化。回復“三問”的中國通號和虹軟科技,其獲得“準考證”的時間分別為4月16日和3月27日。在信息披露“充分、一致、可理解”的準繩下,按照各自節奏答題的“考生”,共同推動著科創板整體的有序前行。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