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3 03:48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陸涵之 | [科技]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針對此偷拍事件,Airbnb方面隨后表示,已經永久性移除涉事房源,并向該房客表達誠懇歉意。同時,Airbnb對訂單做出全額退款處理,并承諾會支付房客的酒店費用。
Airbnb,偷拍何時休?
導讀:靠事后的道歉和退款,解決不了頻繁發生的偷拍事件。
面對長期困擾用戶的安全問題和輿論風暴,全球最大的民宿網絡預訂平臺做出了回應。
近日,Airbnb(愛彼迎)在舊金山宣布設立“首席信任官”,由普華永道原美國和拉美地區網絡安全和隱私業務負責人Sean Joyce(肖恩·喬伊斯)擔任該職位。
Airbnb表示,首席信任官的工作將側重于身份驗證和聲譽保護,目標為線上線下安全和反欺詐,以及與執法部門的合作。
同一天,Airbnb中國向用戶發布一封公開信,表示將在中國社區的安全建設上努力,已正式成立“愛彼迎中國安全管理委員會”,由愛彼迎中國總裁彭韜直接領導,核心成員包括各業務部門負責人及相關人員, 加強內部監管機制,擁有處理安全事件和緊急事件的最高決策權。
Airbnb總部與中國分部同時展開行動,是因為Airbnb在中國以及其他一些國家時常出現的民宿偷拍及其他安全問題,已經引發了用戶的嚴重不滿。這次的一系列“整改”措施,能否切切實實能起到防治效果?
偷拍黑歷史
自Airbnb誕生起,平臺房源的偷拍事件就屢次發生。最近一起偷拍事件,發生在今年5月的青島。用戶在入住青島的Airbnb民宿時,發現路由器里藏有攝像頭,對其進行偷拍,該房客隨后報警。
針對此偷拍事件,Airbnb方面隨后表示,已經永久性移除涉事房源,并向該房客表達誠懇歉意。同時,Airbnb對訂單做出全額退款處理,并承諾會支付房客的酒店費用。
今年3月,一個新西蘭家庭在愛爾蘭度假時,在Airbnb租的一處住房里,也發現了一個隱藏的攝像頭,并且該攝像頭正在進行直播,而此時他們已經在該房屋中居住了3天。
聯系了Airbnb后,公司向用戶家庭道歉,并全額退款,同時表示已經將這個房屋從平臺上永久移除。
讓用戶日漸不滿的點在于,面對頻發的偷拍事件,Airbnb這幾年并未在防治方面作出實質性的改變。青島用戶說,“我搜索類似事件之后發現,Airbnb每次的回應都是老三樣——道歉、退款、移除房源。”
事實上,據記者了解,2014年,Airbnb曾經制定過一份公寓攝像頭安裝規范,要求房主需披露房屋中所有的攝像頭,而且必須征得同意才能在有需要的地方安裝。但顯然不少房東并未遵從該政策,同時在Airbnb的出租信息中會隱瞞攝像頭的存在,Airbnb也未采取任何有效執行舉措。
問題能否改善
Airbnb新成立的安全管理委員會,能對解決民宿安全問題有多大助力?
除了讓公司高層直接領導,這個委員會也給出了具體執行方案:一方面委員會將指派安全團隊對房源進行檢查和抽查,以確保房源符合安全要求。另一方面委員會將創建“黑名單體系”,并通過房東社區的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通告違規的黑名單,杜絕隱患等。這一功能,針對此前僅做事后處理而未進行事前預防。
Airbnb的APP也增加了相應功能。針對旅行者推出了“緊急求助功能”,幫助用戶在緊急情況下可以聯系當地公安部門及愛彼迎客戶服務中心。同時,APP上添加了“緊急聯系人”功能,使用戶在緊急情況時聯系親友。
與此同時,Airbnb升級了房源描述功能,該功能針對房源的煙霧及一氧化碳報警器等安全設施的配備情況,防止基本的安全隱患。平臺還增加了人臉識別身份驗證,該功能針對二房東問題,防止租客與房東信息出現偏差。
雖然Airbnb出臺的措施幾乎覆蓋了目前出現的多數問題,但執行力度成為了下一個問題。抽查前是否會通知房東、房源檢查頻率以及檢查項目、檢查人員培訓等,都需要在未來實施中考量。
發布公開信的同時,Airbnb已經向房東社區成員重申安全政策,包括嚴格禁止任何在房源私人空間內安裝監控設備等行為。如果違反愛彼迎社區承諾和安全政策,將立即嚴肅處理,包括下線房源、停用并移除相關其愛彼迎社區賬號等。
這一處理方式與之前無異,能否取得效果還有待時間觀察。
需要直面安全責任
在偷拍問題上,除了事后處理,平臺到底還應該做些什么?《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采訪了Airbnb中國區相關負責人,但對方并未給出正面回應,僅表示,Airbnb在安全與信任問題上,有三個主要原則:事前教育、事中援助和事后支持。
記者還就此問題采訪了途家、小豬短租等國內民宿平臺。途家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一旦發生用戶被侵權事件,除了賠償損失,途家還會將房東列入黑名單,永久下線處理。
而小豬短租的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在小豬管家進行打掃時,會針對性地檢查是否安裝了攝像頭等侵犯用戶權益的工具。不過,小豬管家由房東下單打掃衛生,并非強制安排。
“從法律角度看,偷拍這一行為一旦構成侵權,平臺和房東都需要承擔相應責任。”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王貝貝向記者表示,民宿平臺房東偷拍,是侵犯住客包括但不限于隱私權在內的人格權的侵權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在她看來,目前在偷拍事件發生后,平臺下架房源、賠償損失以及拉黑房東等處理方式都是事后救濟型手段。
盡管可以彌補住客在經濟上的損失,但畢竟救濟的內容是有限的。平臺可以在事前審查、完善流程等方面進行優化,從事后救濟往事前預防轉化。就法律層面而言,平臺能做的,是盡可能細致謹慎地核實房源和房東的真實信息,在住客入住前全面、準確地進行信息披露,對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充分的告知和提請注意等。全面、真實、完全地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
至于加強房東身份的審查,一位律師建議從嚴格程序方面入手。平臺可以建立房東信息的電子數據庫,在發布房源之前核實房源及房東信息,確定入住的住客可以在一定的權限范圍內查看房源及房東信息等。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