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6 04:12 | 來源:中國文化報 | 作者:未知 | [文娛]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08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制定頒布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為規范瑪納斯保護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新疆非遺保護研究中心牽頭,編制完成《瑪納斯保護規劃(2016—2025)》,推動項目科學保護。
柯爾克孜族的英雄史詩《瑪納斯》是中國三大史詩之一,演唱異文繁多,篇幅宏大,其中最有名的是主人公瑪納斯及其后世共8代英雄的譜系式傳奇敘事,長達23.6萬行,反映了柯爾克孜人豐富的傳統生活,是柯爾克孜人的杰出創造和口承“百科全書”。瑪納斯主要流傳于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以及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等地。2006年,瑪納斯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09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08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制定頒布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為規范瑪納斯保護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新疆非遺保護研究中心牽頭,編制完成《瑪納斯保護規劃(2016—2025)》,推動項目科學保護。截至目前,中央先后投入瑪納斯專項保護經費1271萬元,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及所屬4縣(市)政府先后投入瑪納斯專項保護經費710萬元,確保瑪納斯各項保護傳承工作有效開展。與此同時,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人民政府批準建立了州非遺(瑪納斯)保護研究中心,阿合奇縣、烏恰縣分別成立瑪納斯研究中心、非遺(瑪納斯)保護與傳承研究中心,新疆民間文藝家協會設瑪納斯研究室等,用于開展瑪納斯演唱活動。
調查研究工作持續推進。自2014年以來,當地啟動“瑪納斯在新疆現狀調查”,普查、采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4縣(市)、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特克斯縣等地瑪納斯多種異文及相關資料;記錄州內20多位瑪納斯傳承人的史詩演唱異文,采集近百位州級瑪納斯傳承人的史詩演唱錄音、視頻和口述材料;開展瑪納斯數字化管理系統試點工作,采集并上傳中國非遺數字化保護中心數據庫瑪納斯項目音頻90條、視頻105條、圖片115條、文字52條。此外,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還啟動了《瑪納斯》史詩漢譯出版工作。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政府及其他瑪納斯保護傳承單位,舉辦了瑪納斯國際研討會、瑪納斯國際演唱會暨保護論壇,并召開中國·新疆·克孜勒蘇瑪納斯論壇、瑪納斯國際演唱會暨保護論壇等國際學術研討活動。阿克陶縣還組建了瑪納斯保護專家組,有力推進當地瑪納斯保護研究。此外,當地還注重引入各方力量參與到瑪納斯的保護與研究工作中來。中國社科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在阿合奇縣掛牌成立“國情調研基地”,參與瑪納斯代表性異文的整理、翻譯;新疆師范大學成立“瑪納斯研究中心”,與當地合作開展瑪納斯調查研究;新疆藝術學院多年參與當地以瑪納斯為主題的大型群眾性活動。
目前,當地政府認定、命名、造冊登記并建立聯系的瑪納斯傳承人有100多名,建立了老、中、青結合的傳承人隊伍,成為促進瑪納斯傳承下去的中堅力量。同時,當地政府每年利用寒暑假期在文化館、學校、青少年活動中心、鄉鎮綜合文化站等場所舉辦文化傳承培訓班,共培訓3200多人次。
與此同時,當地政府對瑪納斯的宣傳展示力度不斷加大。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連續5年舉辦“瑪納斯國際旅游節”,開展群眾性瑪納斯演唱活動、演唱比賽,組織萬人演唱瑪納斯、千人彈唱庫姆孜、百人彈奏奧孜庫姆孜(口弦)大型活動。阿合奇縣打造非遺小鎮,籌建柯爾克孜非遺工場、瑪納斯劇院等。烏恰縣建立瑪納斯生態保護園,在縣博物館修建瑪納斯40勇士雕像和主題浮雕。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還啟動了瑪納斯進課堂計劃,在州直及各縣(市)中小學語文課本(柯爾克孜文)中,列入了《瑪納斯》史詩內容。阿合奇縣與無錫市聯合創作排演舞劇《英雄瑪納斯》,已先后在無錫、烏魯木齊、阿克蘇等地演出30多場。新疆非遺保護研究中心制作完成專題紀錄片《瑪納斯》等,并積極組織瑪納斯代表性傳承人參與各級非遺節、會、展等活動,利用“中國文化周”和國際旅游文化節等大型活動進行展示交流,在傳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進一步促進民心相通。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