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8 10:24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林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華興源創此次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4010萬股,不低于發行后總股本的10%,擬募資金額達10.09億元。
《電鰻快報》(原號外財經)文/林妍
提交注冊僅一個工作日,這家企業就拿到了證監會科創板IPO注冊“通行證”!是誰這么幸運?
《電鰻快報》(原號外財經)注意到,6月14日晚間,證監會發布消息稱,近日,證監會按法定程序同意蘇州華興源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煙臺睿創微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業在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證監會表示,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并陸續刊登招股文件。這兩家企業均是上交所第二批過會公司(在6月11日召開第二次審議會議中過會),過會僅3天便獲得上市批文,提交注冊僅一個工作日。
根據招股書申報稿,華興源創此次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4010萬股,不低于發行后總股本的10%,擬募資金額達10.09億元。其選擇的具體上市標準為“預計市值不低于10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于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1億元”。
其實,華興源創也業績持續性并不是太好。招股書顯示,華興源創2016年-2018年分別實現營收5.16億元、13.7億元、10.05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8億元、2.1億元、2.43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72億元、2.96億元和2.37億元。其中,2017年各項業績指標同比有較大增幅,而2018年的營收和扣飛后凈利潤同比2017年分別出現下滑26.63%和19.93%。
看來,華興源創能首批拿到“通行證”是有一定原因的。不妨看看研發情況。
根據招股書,華興源創擬募資10.09億元,其中3.99億元投向“平板顯示生產基地建設項目”,2.6億元投向“半導體事業部建設項目”,另外3.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作為一家沖擊科創板的企業,截至2018年12月31日,華興源創的研發人員400人,占員工總數的比重逾四成,且華興源創在研發上的投入逐年增加,2016年-2018年,華興源創的研發費用分別為4771.98萬元、9350.78萬元和1.39億元,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9.25%、6.83%和13.78%。
果不其然,華興源創在研發投入上不手軟,也正契合科創板的本色。公司是國內領先的檢測設備與整線檢測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從事平板顯示及集成電路的檢測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涵蓋LCD與OLED平板顯示、集成電路、汽車電子等行業。根據IHS數據,對于顯示面板行業,2017年全球顯示面板出貨量為38.27億片,同比增長4.9%;產業規模達到1272億美元,同比增長21.2%。預計到2022年,全球顯示面板出貨量將接近40億片;產業規模將達到1380億美元。根據WSTS數據,對于集成電路行業,2017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全年產業規模達到4122.1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21.6%。長期看來,公司產品下游應用行業增長空間仍然可觀。
《電鰻快報》(原號外財經)還注意到,華興源創的主要產品應用于國內外知名的平板或模組廠商以及消費電子終端品牌商,下游行業集中度較高,受此影響,公司來自主要客戶的收入較為集中。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度,公司來自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8.99%、88.06%和61.57%,主要包括蘋果、三星、LG、夏普、京東方、JDI等行業內知名廠商。
重點來了!對比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度前五大客戶銷售情況,我們發現,在2018年公司已經把蘋果移出“朋友圈”。(附圖)
報告期內前五大客戶銷售情況
根據招股書,華興源創的收入較為集中,2016年至2018年,華興源創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8.99%、88.06%、61.57%,銷售客戶主要包括蘋果、三星、LG、夏普、京東方等行業內知名廠商,其中蘋果為華興源創2016年第四大客戶和2017年第二大客戶,但其在2018年從華興源創前五大客戶名單中“消失”。
招股書中,華興源創提示了“全球經濟周期性波動和國際貿易爭端的風險”,表示: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度,發行人外銷收入分別為31487.49萬元、115704.80萬元和47270.86萬元,占同期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61.03%、84.47%和47.03%。目前全球經濟仍處于周期性波動當中,尚未出現經濟全面復蘇趨勢,依然面臨下滑的可能,全球經濟放緩可能對消費電子產品帶來一定不利影響,進而影響公司業績。此外,由于公司的產品應用于蘋果公司等客戶,若未來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加深,可能對公司產品銷售產生一定不利影響,進而影響到公司未來經營業績。
華興源創還提到,在目前公司所處平板顯示檢測行業及集成電路測試設備行業中,國外廠商憑借其技術優勢在行業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國內廠商由于技術積累相對薄弱,因此普遍面臨著較為嚴峻的市場競爭形勢,公司的客戶主要為下游國際知名廠商,因此長期以來公司直接面對國外廠商較為激烈的競爭,并依靠技術及品牌優勢獲取市場份額。
《電鰻快報》(原號外財經)還發現,業務分區域來看,隨著顯示平板產能向國內轉移,華興源創2018年境外營收占比降低。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