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8 02:35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險資在粵投資規模約9000億元。在其轄區內,保險機構通過股權計劃、債權計劃、不動產直投等方式,為大灣區重大項目提供長期穩定資金支持。
險資對粵港澳大灣區布局正在加速。近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在中國人壽服務粵港澳大灣區調研活動上了解到,目前國壽投資公司已完成向廣州地區的廣州基金、廣州開發區基金等項目的出資170億元,重點支持大灣區建設。
廣東省銀保監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險資在粵投資規模約9000億元。在其轄區內,保險機構通過股權計劃、債權計劃、不動產直投等方式,為大灣區重大項目提供長期穩定資金支持。
險企看好灣區基建項目
2017年以來,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建設要求,多數龍頭險企聚焦重大項目,為灣區建設強基固本。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面,國壽投資公司已完成向廣州地區的廣州基金、廣州開發區基金等項目的出資工作,對這兩只基金合計出資170億元。
廣州開發區基金主要通過投向廣州開發區產業園區等領域,服務高端制造業、生物科技和人工智能等行業,以股權投資、股債結合等多種方式支持實體經濟;廣州基金則主要用于支持大灣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
此外,中國太平、中國平安、中國人保通過債權、股權等多種方式,支持大灣區構建快速交通網絡。如中國太平,通過債權計劃,支持包茂高速、潮惠高速、羅陽高速、廣樂高速(南北段)、虎門二橋建設,預計總投入資金達50億元。
推進銀保協同
在提供資金外,險企還為大型基礎設施的安全提供保障。記者在調研時看到,在大灣區建設中,來自保險的力量已遍布各個角落。
在廣州地鐵11號線的施工現場,來自中國人壽財險廣東省分公司的人員正在例行巡檢。廣州地鐵集團財務部總經理王曉斌表示,未來地鐵將引領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而保險則為地鐵的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截至目前,中國人壽在大灣區累計承保基礎建設項目300余個,提供風險保障累計超過20萬億元。其中,中國人壽作為共保主體參與港珠澳大橋建設期、運營期保險,提供風險保障達280億元;作為首席承保人參與穗莞深工程險項目,服務周期長達11年,提供風險保障超150億元等。
同時,險企也聚焦服務中小微企業,圍繞中小微企業的風險管理、融資需求、創新保護等方面開發出了多種產品體系。中國人壽作為廣發銀行第一大股東,2017年以來,與廣發銀行發揮“銀保協同”,解決大灣區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融資難等問題。“中小企業除了融資需求外,其實降低經營成本也是他們非常關注的問題。通過5年的努力,我行為澳門中小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支付清算服務,如手機企業網銀等電子支付平臺,后續也將推出‘澳企跨境捷算通卡’服務等。”廣發銀行相關人士表示。
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廣東省轄內法人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戶數同比增長近六成,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了0.55個百分點。
撬動大灣區金融雙向開放
當前,保險業在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創新的理念和模式正在發揮日漸重要的市場角色,不僅改善了灣區的金融生態,也將創新效應延伸至更為廣闊的空間。
廣東銀保監局副巡視員李兵表示,今后將從四個方面積極引領銀行業保險業支持大灣區建設。一是突出創新引領,促進國際科創中心建設。引導銀行業保險業完善科技專營機制,推動知識產權、研發能力等“技術流”轉化為“資金流”;二是突出市場融合,促進互聯互通。建立與港澳對接的市場規則,促進資金和產品的互通;三是突出高效便捷,促進民生發展。依托CEPA框架深入實施簡政放權,加大創新力度,進一步滿足粵港澳三地企業和居民的金融需求;四是突出聯動發展,加強與港澳監管協同,推動境內與港澳銀行保險機構聯合建設重大金融平臺、重要金融市場,凝聚金融合力。
中國人壽相人士透露,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中國人壽海外公司目前正積極與香港保監局溝通,以期成為首批運營的大灣區服務中心,并計劃以實體客服中心為依托,為客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中國人壽海外公司擬聯合粵港澳大灣區內重要成員單位,共同建立一個以區塊鏈技術為底層框架的共享產品和服務信息的O2O平臺——大灣區區塊鏈平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