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9 02:23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周尚伃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中國平安近一個月上漲2.46%,上榜滬股通20次,外資累計凈買入20.27億元;年內外資累計凈買入59.49億元。而6月份以來,中國平安已有11個交易日現身滬股通成交活躍股,外資累計凈買入19.8億元。
在經歷了去年的失利之后,今年以來5只保險個股持續走強,均跑贏同期大盤指數,保險板塊指數今年以來上漲超40%。而對于保險股下一步的走勢,券商也密集發布策略表示看好。
今年以來5大上市險企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人壽、新華保險、中國太保的漲幅分別為66.36%、47.22%、31.58%、21.54%、24.83%,均跑贏同期大盤。
對于保險板塊的優異表現,招商證券分析師鄭積沙團隊表示,“超預期表現的原因在于資產負債兩端的改善,尤其是資產端的權益市場向好和國債收益率修復的兩次助力。”
同時,據同花順數據顯示,中國平安近一個月上漲2.46%,上榜滬股通20次,外資累計凈買入20.27億元;年內外資累計凈買入59.49億元。而6月份以來,中國平安已有11個交易日現身滬股通成交活躍股,外資累計凈買入19.8億元。
從個股關注度方面來看,近3個月,多只保險股均是券商熱推標的。其中,已有15家券商發布20篇研報推薦中國平安,華創證券給予其最高目標價104元/股,安信證券給予其95元/股的最低目標價。截至目前,該股價格在80元/股左右徘徊。招商證券給予其“強烈推薦”評級,華創證券也調高其評級至“強烈推薦”,并將其目標價調至百元之上。其實在今年4月份,中國平安的股價就已達到歷史新高,為86.84元/股。
對此,華創證券分析師洪錦屏認為,“中國平安一季度在主動調整產品結構的情況下實現了NBV的正增長,集團各業務板塊和保險產品結構穩定多元化,公司將有較穩定的利潤回報和價值增長。預計未來3年中國平安的每股內含價值為65元、76元、89元,根據分部估值法維持2019年目標價104元/股。”
目前,5家上市險企全部披露了今年前5個月的保費數據,5家上市險企前5個月合計原保險保費收入12142.22億元,同比增長8.47%。
保險行業業績數據向好。對于接下來的行業展望,券商們也是各抒己見,但大體方向一致。整體來看,券商認為保險股估值仍處于歷史低位,具備長期配置價值。
其中,長城證券表示,估值低位下龍頭險企優勢凸顯。今年3月份,MSCI宣布將大盤A股納入因子提高至20%,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均納入MSCI指數。MSCI擴容不僅為保險板塊帶來增量資金,且對保險板塊投資端也具有推動作用。此外,國家外匯管理局于1月份將QFII總額度從1500億美元調高至3000億美元,且監管層表示將加快修訂相關的QFII/RQFII等政策法規,加大長期外部資金入市。近期監管層擬提高險資投資權益資產比例的上限,有望為A股帶來新的增量資金,保險板塊有望享受正反饋效應。
天風證券也表示,財政部發布稅收新政,將財險和壽險公司的手續費抵稅比例上限分別從15%、10%提升至18%。財險方面,2019年手續費監管的嚴格程度超預期,導致手續費率超預期下降,疊加抵稅比例提升的雙重利好,將帶來2019年財險行業利潤大幅上升。壽險抵稅比例從10%升至18%,健康險快速發展帶來的稅收壓力完全解除,同時提升EV的可信度及數據質量,理應提升PEV估值水平
中泰證券則表示,市場對保險股基本面的投資考察重點由短期的保費轉化至ROEV的長期穩定性和EV的真實性。背后的原因在于大公司短期運作空間大,但核心能力在于當業績達到市場預期時,管理動作是否不變形,以及戰略是否持續穩定。招商證券認為,上半年保險指數明顯跑贏市場,往后看保險板塊仍維持推薦評級。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