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8 10:16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時娜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繼2017年成功分拆空港業務借殼上市后,中集集團分拆車輛業務在港股IPO本周也取得重大進展。27日,中集集團旗下控股子公司中集車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集車...
繼2017年成功分拆空港業務借殼上市后,中集集團分拆車輛業務在港股IPO本周也取得重大進展。27日,中集集團旗下控股子公司中集車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集車輛”)正式在香港啟動公開招股,即將成為中集旗下繼中集集團、中集安瑞科、中集天達之后的第四個獨立上市平臺。
中集系將再添一上市平臺
中集集團是全球領先的物流與能源行業裝備及服務提供商,旗下擁有八大業務板塊,其中又以集裝箱、道路運輸車輛、能源化工及食品裝備、海工裝備、空港裝備等為主。從營收規模來看,中集車輛目前是中集旗下第二大業務板塊。
中集車輛向港交所遞交的經修訂聆訊后資料顯示,2016年至2018年,中集車輛營收分別為145.55億元人民幣、193.67億元人民幣和241.68億元人民幣,凈利潤分別為7.53億元人民幣、10.11億元人民幣和12.32億元人民幣。中集車輛目前在全球擁有31個制造和組裝廠。
根據招股書,中集車輛H股將發行2.65億股,占中集車輛已發行股本總數的約15.01%,每股發行價在6.38港元到8.08港元之間,預計募集資金金額最多為21.41億港元。公開招股日期為2019年6月27日至7月3日。
中集車輛此次H股發行設置了15%的超額配售權,將根據上市后的二級市場表現決定是否行使該配售權。假設超額配售權未獲行使,按招股價區間計算,中集車輛的市值將介于112.61億港元至約142.61億港元之間。完成發行后,中集將通過其全資附屬公司直接及間接擁有中集車輛已發行股本的53.82%;若超額配售權獲行使,中集的持股占比則約為52.64%。
值得注意的是,中集車輛其實是中集2017年以來從母公司分拆出來獨立上市的第二塊業務。2017年,中集將旗下主要從事空港業務的德利國際分拆出來,并將其全部注入港股已上市公司中國消防,進而將中國消防變成其持股50%以上的控股子公司。加上在2008年就分拆至港股上市的中集安瑞科的能源化工及食品裝備板塊,目前中集八大業務已分拆出“三大”。而通過分拆上市,中集集團也成功在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打造出“中集系”。伴隨著中集車輛的上市,中集將擁有中集集團、中集安瑞科、中集天達、中集車輛四個獨立上市平臺。
港股頻現分拆子公司上市
不斷分拆會不會掏空上市公司?面對這樣的疑問,中集董秘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能夠成功上市,中集車輛的融資空間有望得到拓展,國際化管理水平、獨立品牌溢價也有望得到提升,這些均有助于車輛業務的未來成長。由于中集車輛上市后仍將并入中集財務報表,中集車輛的發展也將提升中集集團整體價值,給股東帶來更大的回報。
事實上,自1982年投產以來,中集集團在物流、能源裝備等領域已成就近20個世界冠軍產品,如集裝箱產量全球第一、ISO液體罐箱全球第一、半掛車銷量全球第一、旅客登機橋產品綜合實力全球行業第一等。自1994年上市以來,中集集團連續24年保持盈利,2018年營收約935億元人民幣,再創歷史新高,離千億級跨國產業集團僅一步之遙。
然而,截至6月27日收盤,中集集團A股市值僅400億元人民幣,市盈率(TTM)為12倍,市凈率1.15倍;H股更為慘淡,市值僅265億港元,市盈率(TTM)為7.6倍,市凈率僅0.58倍。
“市場往往不愿意給業務多元的企業太高估值,一方面是資本市場很難給這類公司進行準確行業歸類,這會導致這類公司常年缺乏行業研究員的跟蹤,進而很難獲得大基金的青睞及重倉投資。另一方面,多元業務的企業,母公司股票估值低會掩蓋旗下子公司的真正價值,投資人可能注意不到子公司的價值,即便注意到了,也不敢因一個板塊投資母公司股票。”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
不僅是中集,很多業務多元的上市公司都存在估值低問題,如香港上市公司復星國際市盈率只有5倍多,市凈率僅0.72倍;聯想控股的市盈率也只有8.7倍,市凈率為0.66倍。為了跳出多元業務估值陷阱,港股很多公司也像中集一樣,在積極尋求分拆。
據統計,2018年年初至今,在一年半的時間里,港股市場有38家上市公司發起了39次分拆(聯想控股發起了兩次)。其中,分拆子公司在港股上市的最多,達23家,包括復星國際分拆復星旅游文化集團、平安分拆平安好醫生、碧桂園分拆物業板塊碧桂園服務等;分拆子公司到A股上市的也有12家,包括石藥集團分拆旗下新諾威在深圳創業板上市,威勝控股、微創醫療、金山軟件擬分拆子公司在上海科創板上市;騰訊、華泰證券、新濠國際等,則選擇了分拆子公司去美股上市。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