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8 02:31 | 來源:阿爾法工場 | 作者:Stevevai1983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作者Stevevai1983為阿爾法工場特邀研究員導語:這是創新藥專利模式的必然結果。?2019年顯然將是全球醫藥行業的并購大年。剛剛過去這6個多月,超級并購已經有兩個:今年1月,百時美施貴寶(NYSE:BMY) 740億美元收購新...
作者Stevevai1983為阿爾法工場特邀研究員
導語:這是創新藥專利模式的必然結果。
?
2019年顯然將是全球醫藥行業的并購大年。剛剛過去這6個多月,超級并購已經有兩個:今年1月,百時美施貴寶(NYSE:BMY) 740億美元收購新基制藥(NASDAQ:CELG);還有就是本周二(6月25日),艾伯維(NYSE:ABBV) 630億美元收購艾爾建(NYSE:AGN)。
?
為啥大藥企都熱衷于并購?其實這是創新藥專利模式的必然結果。
?
專利模式就是賦予廠家獨家經營權利很多年,然后專利到期以后其他仿制藥企業都能生產并銷售。這個模式是鼓勵創新,讓創新足夠賺錢來維持未來創新所需要的持續性資本。
?
同時一個藥物專利到期以后也可以造福全人類。比如我們現吃的降壓,降脂,抗生素什么的都極為廉價。要知道當年阿托伐他汀(輝瑞公司研發的降脂藥),瑞舒伐他汀(鹽野義制藥研發的降脂藥)這些藥物都是一年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的。
?
在這個商業模式下就出了一個問題:專利周期。
?
一個企業如果有一個非常厲害的明星藥物,那么就是典型的成也蕭何敗蕭何。藥物早中期銷售瘋狂增長,企業營收利潤暴漲,股價暴漲。但是到專利末期的時候——一般來講差5至6年到期時,人們就開始考慮未來營收下滑怎么辦的事情了。
?
明星產品可遇不可求,運氣成分很大。而且藥品銷售爬坡需要很多時間,因為擴張適應癥需要大量臨床和審批時間,還要滲透率的問題。
?
也就是說,哪怕是很理想的情況A公司發明X藥物一年賣50億,即使在X到期之前研發出一個更牛B的Y藥物預期能銷售80億也沒用:
?
因為X的下滑速度非常快,屬于崩盤的態勢,可能1到3年就沒了。但是Y藥物銷售爬坡很慢,到巔峰可能需要爬坡8至10年……
?
所以當一個藥企有爆款藥物,前期會春風得意,后期就是一個大坑。藥物越爆款未來的坑越大。史詩級的好藥代表著未來史詩級的巨坑。對于這種情況,公司的內在研發是完全無法平滑營收的。
?
研發藥物不容易,研發出重磅更不容易。而且一個大重磅(30億美元+銷售),可以等于好幾個小重磅(10億美元銷售)。作為管理層,只能直接并購增加營收,或者收購即將獲批的在研藥物。要不然就直接忍受營收利潤下滑。
?
但是資本天生追求增長,營收利潤下滑通常代表著管理層薪酬下滑、公司地位下滑、股價下滑,股東不高興,董事會不高興,管理層被炒魷魚的幾率大增。所以最后大家基本上都會選擇收購這條路。
?
好了,過去幾年有哪些公司有這個增長壓力呢?
?
【1】新基制藥(NASDAQ:CELG)
?
新基的來拉度胺(多發性骨髓瘤藥物)已經快到期了,這是一個超過100億的超級重磅。而且小分子藥物專利懸崖特別陡。
?
新基在很早就開始瘋狂收購產品和公司,同時瘋狂找外在研發合作。結果最后還是因為幾個失敗的大收購讓投資者失去信心。股價跌的不成人形,最后竟然被另外一個“亞歷山大”的藥企百時美施貴寶吞并了。
?
【2】百時美施貴寶(NYSE:BMY)?
?
百時美施貴寶本來是PD-1免疫療法領域的王者,結果被默克逐漸反超失去了龍頭地位。
?
但是更關鍵的是,如果你去看百時美施貴寶的研發管線,你就會發現他們完全押寶在IO免疫療法這個領域,廣泛布局各種早期靶點,想在這個領域稱霸。但是這幾年下來,基本上新的IO靶點全部失敗。
?
突然間百時美施貴寶研發就有嚴重的斷層可能性。外加PD1競爭失利,感覺它沒有未來了。所以乘著目前現金流還很強的時候直接把同樣受困的新基以740億收購了。
?
新基有大量早中晚期儲備項目只是時間不夠而已。買新基等于買了無數個小藥企。項目儲備問題一下就解決了。
?
【3】吉利德(NASDAQ:GILD)?
?
吉利德因為丙肝的大滑坡壓力是非常大的。病人都被治愈,到最后就沒病人了。百億級別的藥物專利還沒到期就遇見了類似專利懸崖的問題。有點悲劇。
?
華爾街所有人都認為吉利德必須來一次大收購來填坑,結果吉利德管理層堅持不進行大收購,認為ROIC(投資資本回報率)太低。最后只是120億美元收購了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技術平臺型的Kite(NASDAQ:KITE)公司。
?
結果因為營收利潤下滑吉利德的股價多年萎靡不振,最后堅持原則的CEO被炒魷魚了。
?
【4】艾伯維(NYSE:ABBV)?
?
艾伯維的修美樂(阿達木單抗注射液)巔峰時刻一年銷售199億美元。現在已經在專利末期。接近200億美元的專利懸崖全靠自己填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藥太輝煌了導致現在坑也太大了。
?
結果就在本周,艾伯維宣布收購艾爾建,大出所有人的意料。
?
大家原本以為會繼續集中在專科創新藥領域收購,類似之前210億美元收購BTK抑制劑(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美國權益一樣。選擇收購艾爾建我感覺是管理層 在巨大的壓力下有些技術變形了。股價也是暴跌一波。
?
【5】安進(NASDAQ:AMGN)?
?
安進這些年也進入大規模專利到期的時刻。但是安進比前面幾個好的地方是這公司內在研發能力很強悍,創新力強產出高。即使如此如果不并購未來幾年肯定也是0增長或者下滑的。
?
因為內在能力強,可能安進只需要買幾個小公司補充產品線即可,不需要搞那種巨型兼并。
?
【6】默克(Merck)?
?
默克現在完全沒問題,牛逼得很。但是等到PD-1()專利到期的時候默克肯定要傻眼。目測沒有藥物能填坑Keytruda(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的。
?
所以,幾年以后默克一定會出現超級并購。默克本身也有錢,直接來一個千億級收購并購類似禮來這種體量的巨頭也是可能的。
?
最后因為專利懸崖的壓力,大藥企并購的緊迫性很容易被預測。所以也有很多投資者專門投機買入最有可能被收購的小藥企——就和買彩票一樣。
?
我個人的看法是純粹為了賭收購是不可行的,最好的情況是不被收購也有很大的投資價值,如果真的被收購等于給個彩票直接兌現未來多年的收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