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8 07:32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祁豆豆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當然,盡管科創屬性已經獲得透明、公正地檢驗,但未來的成長性、競爭力仍需要進一步到資本市場中去錘煉、驗證。
???????
?
?原標題:科創板首批25家擬掛牌企業集結完畢打破壟斷全球領先成共同標簽
????????來源:上海證券報
????????⊙記者 祁豆豆 ○編輯 覃秘
????????科創板鳴鑼聲漸近,25名科創“新兵”已集結完畢。7月22日,它們將攜手共進走上資本市場的新舞臺,開啟A股證券化的新征程。
????????“它們是幸運兒,是先行者,更是試驗者。”有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的資深投行人士評價。
????????為什么是這25家公司?在該投行人士看來,這些公司的經營情況和信息披露質量在受理企業中較為突出,科創屬性較為明顯,市場認可度較高。科創成色、研發投入、技術基因等綜合實力,決定了這些企業可以快速脫穎而出,并在科創板上市進程中拔得頭籌。
????????當然,盡管科創屬性已經獲得透明、公正地檢驗,但未來的成長性、競爭力仍需要進一步到資本市場中去錘煉、驗證。
????????“登陸資本市場只是一個新的開始,是站在更高平臺上一次新的出發。”有擬掛牌公司的創始人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態,將繼續努力,不辜負市場各界尤其是來自投資者的期望。
????????四大新興產業領跑
????????科創板的定位很明確: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務于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首批25家擬掛牌企業中,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度較高。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公司13家,占比52%;高端裝備和新材料公司各5家,分別占比20%;生物醫藥公司2家,占比8%。
????????從地域來看,科創企業的聚集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的程度。此次擬掛牌的企業中,來自北京和上海的公司各有5家,江蘇4家,浙江和廣東各3家,陜西2家,福建、黑龍江、山東則各有1家。
????????從產業分布來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和生物醫藥四大產業處于領跑位置。有行業專家分析,這些行業中,我國已涌現出一批擁有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進口替代、擁有國際競爭能力的行業龍頭企業。
????????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為例,該板塊已初步聚集了一批集成電路設計、制造產業鏈的優秀公司代表。如中微公司,自主研發的刻蝕設備打破國際領先企業在中國市場的壟斷,被視為冉冉升起的國際半導體裝備“新星”;中國通號是保障我國軌道交通安全運營的核心企業,全球范圍內最大的軌道交通控制系統提供商;安集科技則成功打破了國外廠商對集成電路領域化學機械拋光液的壟斷,實現了進口替代,使中國在該領域擁有自主供應能力。
????????其他三個板塊的情形類似。在高端裝備領域,天準科技打破了少數國外企業對全球機器視覺行業的長期壟斷;新材料領域,西部超導是目前國內唯一的低溫超導線材商業化生產企業,是目前全球唯一的鈮鈦錠棒、超導線材、超導磁體的全流程生產企業;在生物醫藥領域,有成功開發出第一個國產腹主動脈覆膜支架的創新醫療器械生產商心脈醫療,還有微創醫療器械“領跑者”南微醫學。
????????研發投入折射科創成色
????????研發實力是檢驗企業科創成色的一個硬指標。統計數據顯示,25家首批擬掛牌企業中,2018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超過10%的有10家,其中虹軟科技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重最高,達到32.42%,中微公司、安集科技和心脈醫療均在20%以上。整體來看,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例平均值為11.31%。
????????上述科創企業的研發投入數字意味著什么?德同資本董事長邵俊在接受上證報采訪時表示,相對A股各板塊上市公司,科創板申報企業更加輕資產,研發投入比例也明顯高于其他板塊上市公司。進一步將樣本范圍擴大到目前整體申報的企業,邵俊認為,科創板申報企業的科創成色要好于A股平均水平,無論是研發支出比例、收入增長性、毛利率水平等,這也凸顯了科創企業的硬科技屬性。
????????以具體的公司為例,虹軟科技專注于視覺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堅持以原創技術為核心驅動力,在全球范圍內為智能手機、智能汽車、物聯網(IoT)等智能設備提供一站式視覺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據披露,公司2016年至2018年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均超過30%。
????????虹軟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及其子公司經過20 多年在數字影像及計算機視覺領域的長期研發投入,積累了大量底層算法。據悉,除蘋果公司完全采用自研視覺人工智能算法外,其余安卓系統手機三星、華為、小米、OPPO 的主要中高端機型均有搭載虹軟科技智能手機視覺解決方案。
????????安集科技對科技創新的追求也是一直精益求精。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期間,公司研發投入為4288.1萬元、5060.69萬元、5363.05萬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21.81%、21.77%、21.64%。安集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持續大量的研發投入,是公司產品與不斷推進的集成電路制造及先進封裝技術同步的關鍵。
????????高端技術的轉化能力再次體現了公司的硬科技屬性。據披露,在化學機械拋光液方面,安集科技的14nm技術節點產品已進入客戶認證節點,10-7nm技術節點產品正在研發中。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授權發明專利190項。
????????技術轉化賦能高成長
????????厚積而薄發。持續研發投入的目的,是增強技術儲備助力公司快速成長。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25家擬掛牌企業2018年營業收入均值為23.84億元,凈利潤均值為2.85億元,絕大多數企業營收和凈利潤在報告期內快速增長,具備將技術成果轉化為經營成果,并形成有利于企業持續經營的商業模式,顯示了較好的成長性。
????????在首批掛牌企業中,中國通號摘得多個之最,包括796.79億元的總資產(2018年度,下同),21.97億股的預計發行股份,106.82億元的擬募資規模,以及400.13億元的營業收入,34.09億元的歸母凈利潤等。這些數據的背后,是中國通號已實現列車運行控制核心技術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產品的100%國產化,并推動高鐵、貨運鐵路編組站自動控制技術在全球市場領跑。
????????依靠核心技術優勢,中國通號的業績也是穩步增長。2016年至2018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97.70億元、345.86億元和400.1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1.98億元、34.37億元和37.17億元。在本次超百億的募資規模中,公司計劃將超過66%的資金用于技術研發及生產,其中46億元用于先進及智能技術研發項目,25億元投入先進及智能制造基地項目。
????????得益于先進技術的高效轉化,瀾起科技也已形成良好的盈利能力。據披露,2016年至2018年,瀾起科技的毛利率分別為51.20%、53.49%和70.54%,增長迅猛。報告期內,內存接口芯片產品的毛利率更是分別高達63.00%、65.84%和70.82%。
????????高毛利進一步帶動了業績高增長。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瀾起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8.45億元、12.28億元和17.58億元,2017年、2018年同比增長幅度為45.3%與43.2%;凈利潤分別為9280.43萬元、3.47億元、7.37億元,2017年、2018年同比增幅高達273.8%和112.4%。
????????在擁有了核心技術優勢后,旺盛的市場需求也推動心脈醫療快速成長。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公司收入復合增速為36%,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速48%。主動脈支架類產品及術中支架類產品為目前公司收入來源的核心,報告期內其收入占比超過95%。
????????浩悅資本副總裁郭一信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鑒于心血管介入器械的安全性和復雜性,植入類三類醫療器械的臨床注冊極其嚴格,因而市場上仍以進口產品為主。“心脈醫療憑借其核心產品,國內外幾十項專利授權,多次申請獲得國內醫療器械綠色通道,充分反映了公司良好的成長性。”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