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8 10:21 | 來源:中國基金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有不少部分機構在尋找不限購的打新基金,不過目前能夠接受大資金的打新基金已經不多。”上述基金公司銷售人士透露。
中國基金報
中國基金報記者 陸慧婧
科創板打新預期收益的“誘惑”下,多只以打新策略為主的靈活配置混合基金規模快速增長。根據基金二季報數據,靈活配置混合基金中,規模在5000萬以下的迷你基金由一季度的327只減少至242只,137只一季度時的“迷你基金”已恢復到2億元以上。
多只打新“殼基金”規模暴漲
科創板正式掛牌交易倒計時,一些打新策略產品獲得資金青睞,規模在一個季度內暴漲百倍以上,部分基金也借機擺脫了清盤危機。
根據已公告的二季報,二季度,有11只基金規模增長超過100倍,長信利信混合基金的規模從一季度末的19萬元增長至2.17億元,增幅超千倍。長信利信去年末曾召開持有人大會審議基金清盤,后因故未實施清盤。如今,長信利信已進入安全區間。為防止規模過快增長,6月13日及7月10日,長信利信還曾兩次發布大額限購公告,限購金額從100萬元下調至1 萬元。
類似長信利信規模增長的情況也出現在多只靈活配置混合基金上。匯安豐益一季度末規模為18.61萬元,基金連續60個工作日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二季度該基金規模達到1.16億元,增長數百倍。二季報顯示,其中一位個人客戶持有基金5506萬份,占比超過四成。
多只打新科創板成功中簽的基金,近日在銀行積極開展持續營銷,個人投資者涌入以科創板打新為賣點的靈活配置混合基金。一份銀行渠道宣傳資料中提到,一只打中19只科創板新股的基金目前僅剩5000萬左右的額度,金額募滿之后將限制大額申購;另一只中簽10只新股的基金目前也僅剩余8000萬的不限購額度。
一位基金公司市場總監透露,靈活配置混合基金不限制債券及股票倉位,配滿6000萬股票底倉就可參與科創板打新,加上一級債、二級債基均不能參與打新,希望實現固收+策略的基金多選擇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為通道。部分基金在科創板打新上斬獲頗豐,只要基金規模合理,會獲得一定的增厚收益,這也是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熱銷的主要原因。
一位基金公司銷售人士透露,目前希望獲得科創板打新收益的投資者會重點配置兩個品種,一是靈活配置混合基金,另一類是指數增強基金,可以通過股指期貨對沖掉指數部分的波動,獲取指數增強基金的阿爾法收益。相比此前幾批10億規模的科創主題基金,靈活配置混合基金限購之后規模較小,打新增強效果明顯,且沒有三年封閉期。
“有不少部分機構在尋找不限購的打新基金,不過目前能夠接受大資金的打新基金已經不多。”上述基金公司銷售人士透露。
基金公司備戰科創板打新
隨著第一批科創板企業上市日益臨近,基金公司也在不斷調整打新策略。一位基金經理表示,之前對于科創板是“逢新必打”,之后是否沿用這一策略,將主要取決于首批股票上市之后的表現。如果上市表現較好,機構投資者打新積極性會相對高些,否則會趨于謹慎。他強調,市場預期科創板首日波動會比較大,機構投資者或在短期內鎖定收益。后期將根據二級市場定價情況選擇合適的時點介入。
對于目前公募基金獲配科創板戰略配售額度不多的原因,另一位基金經理指出,事實上,可參與科創板戰略配售的基金此前都與科創板擬上市企業有過溝通,也很樂于參與這些公司的戰略配售。但是戰略配售額度有限,部分科創板公司希望通過戰略配售綁定上下游供應鏈的合作伙伴,有部分額度還需要用作員工持股,留給其他機構投資者的份額更是有限。參考創業板的走勢,科創板長期會回歸估值中樞,會擇機參與二級市場。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