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9 11:02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吳林璞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監管不斷升級的趨勢下,信托傳統主力通道業務、房地產信托萎縮已成定局,加速轉型創新并找到新的主力收入支柱迫在眉睫。消費金融是創新轉型的方向選擇之一,目前已有半數以上的信托公司“入局”。
????????在監管不斷升級的趨勢下,信托傳統主力通道業務、房地產信托萎縮已成定局,加速轉型創新并找到新的主力收入支柱迫在眉睫。消費金融是創新轉型的方向選擇之一,目前已有半數以上的信托公司“入局”。
????????值得探討的是,“后來者”信托如何“搶食”消費金融蛋糕?多位信托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在不具備先發優勢的情況下,信托發力消費金融業務需要找準定位,明確消費金融業務在整個公司的業務體系的戰略地位,同時提升該領域的風控能力。
迭代布局模式
????????據了解,信托資金成為多家互聯網金融公司的核心資金渠道,主要是通過發行信托計劃籌集資金、批量放款、最終到達終端消費者。從參與模式來看,信托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經過迭代升級,信托公司參與消費金融業務的模式正在逐漸由ToB向ToC轉變。
????????百瑞信托博士后工作站研究員謝運博向本報記者介紹,ToB模式主要是通過信托貸款方式,向消費金融公司、小貸公司等提供融資,信托公司一般是扮演著資金提供方的角色;隨著信托公司逐漸積累消費金融業務方面的風控經驗,業務升級為ToC模式,即直接向借款人提供貸款,借款人也直接向信托公司還款。
????????“信托公司是否選擇升級為ToC模式,取決于消費金融業務在信托公司的戰略位置。如果消費金融業務在信托公司的發展戰略中非常重要,那么信托將更有動力在這一領域深耕,并加大投入,積累風控經驗?!敝x運博進一步指出。
????????目前,信托在參與消費金融的過程中,很大程度上還離不開與助貸機構、消費金融公司的合作。
????????比如,云南信托合作了薩摩耶金服、拍拍貸、京東金融等;外貿信托合作了中騰信、捷信消費金融、金融聯等;渤海信托合作了萬達共富、找鋼網、趣店等。
????????有分析認為,原因在于消費金融本質是小額零售信貸,具有額度小、審批快、無抵押和期限靈活方便等特點,和房地產、政信等信托公司傳統業務相比,差異顯著。而與信托公司相比,消費金融公司具備數據、場景、風控等方面的優勢。
????????用益信托研究員喻智告訴本報記者:“信托公司正在努力改變為各大消費金融公司‘找錢’通道的角色。外貿信托、云南信托等信托已經獨立搭建交易平臺,開發風控體系,第一家信托系的持牌消費金融企業已經獲準。”
后入者存競爭劣勢
????????有分析認為,隨著消費金融行業進入全面整頓和規范階段,持牌經營將是發展方向。信托公司作為持牌金融機構,隨著監管愈發明晰,發展日趨規范,在消費金融領域可能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從消費金融行業大環境來看,經過了前幾年的“跑馬圈地”,以及近兩年的強監管,如今行業面對馬太效應增強、資產分化以及頭部交易對手趨于“紅?!钡默F狀。
????????信托業內人士李林(化名)告訴本報記者:“目前信托公司參與消費金融業務也不是完全沒有疑慮,對于消費金融業務,參與較早的信托公司確實具有先發優勢。對于后期入場的信托公司來說,將面臨比較明顯的后發劣勢?!?/p>
????????“后發劣勢”表現主要有兩點:一是難以切入頭部的消費金融公司、小貸公司,或者只能以較低的費率與頭部公司合作;二是需要同步提升該領域的風控能力,而這需要時間沉淀積累。
????????謝運博也向本報記者坦言,雖然消費金融業務空間較大,但參與主體眾多、市場競爭較激烈。一方面,信托公司應提高風控能力。只有風控能力跟上,業務規模才有可能擴大;另一方面,信托公司應將視角投向更廣闊的領域,大力發展消費金融的資產證券化業務。
????????“信托公司入場的關鍵在于是否建立了符合自身實際的業務策略?!崩盍种赋?,這其實是信托參與消費金融的定位。
????????在謝運博看來,未來信托公司應充分發揮信托制度優勢,向消費金融相關的資產證券化業務發力。具體而言,消費金融對應的底層資產具有小額、分散的特點,非常適合做資產證券化。信托公司在資產證券化業務上具有制度優勢,也屬于監管鼓勵的業務方向,可以結合消費金融,做更多的探索。
????????喻智告訴記者:“信托公司轉型消費金融之路任重道遠。”信托公司開展消費金融應從資金端和資產端兩方面來看:一是利用風險隔離和通道的優勢對接銀行資金,或對消費金融資產進行證券化設計,實現非標轉標;二是利用通道優勢與擁有強勢消費金融資源的第三方進行合作并積累經驗,逐步搭建自身的交易平臺和風控系統,深入參與消費金融業務。
風控為關鍵
????????多位信托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信托公司成功分得消費金融“蛋糕”離不開風控能力。現階段消費金融的競爭逐漸激烈,客戶風險不斷下沉,風控不利不但會導致信托資產風險無法得到有效控制,還會對進一步開展消費金融業務產生負面影響。
????????李林告訴記者,消費金融業務本身就存在很多法律風險,例如貸款的綜合利率可能會超過法律規定的上限,借款人逾期后的催收等,這些都極易引發借款人與信托公司、助貸機構的法律糾紛。
????????良好的風控是業務健康發展的前提。謝運博告訴本報記者,消費金融業務的邏輯在于用較高的利率水平,覆蓋相對較高的不良率。風控一旦出現問題,不良率過高,會導致業務盈利上出現較大問題。
????????“信托公司傳統的風控模式難以適應消費金融業務,但風控外包是有風險的?!庇髦歉嬖V記者,這可能會使風控核心環節受制于人,甚至產生法律風險。
????????“在信托公司直接向借款人發放貸款的模式下,信托公司需要依賴助貸機構推薦合格借款人,但這可能有將授信審查、風險控制這樣的核心環節外包給助貸機構的嫌疑,從而引發法律風險?!敝x運博解釋道。
????????有分析認為,作為消費金融的“后來入場者”,信托需要面對不良率的升高。消費金融行業尚未經歷過宏觀經濟的下行周期,行業一旦萎縮,必須提前做好流動性安排和資產處置方案。如此看來,即使面對轉型加速的壓力,在沒有做出充足的準備,以及明確定位之前,信托仍需謹慎參與消費金融。
????????“消費金融不一定能支撐得起整個信托行業轉型之路,也不是每一家信托公司都適合去發展消費金融業務,信托公司對消費金融業務應該理性。”謝運博指出,參與之前,信托應該首先明確能夠在該項業務上持續投入多少資源,以及消費金融業務在整個公司的業務體系中處于什么地位。如果只是“淺嘗輒止”,投入的資源相對于獲得的業務收益,可能并不劃算。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