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2 09:24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IPO承銷保薦收入排名呈現較大變化。去年同期以3億元位居第三的華泰聯合證券,今年上半年僅列第22位,收入僅有3853萬元。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2019年上半年,有31家券商收獲了承銷保薦費用,共計28.68億元,同比下滑14.30%。去年同期,共有36家券商斬獲IPO承銷費,共計33.47億元收入囊中。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國內券商的投行業務“馬太效應”依舊明顯。不過,在科創板的帶動下,無論大小券商,下半年均有望分割“增量”市場。
????????券商承銷保薦收入下滑14%
????????業內人士稱,從今年上半年的IPO過會情況來看,招商證券、中金公司等26家券商過會率為100%。值得注意的是,已有多家擬赴科創板上市的企業提交注冊,總體“過會率”被拉高。以安信證券為例,其上半年過會的三個項目集中在6月,且均為科創板項目,總體過會率為100%。
????????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IPO承銷及保薦收入最高的是中信證券,達4.59億元。第二至十名依次是長江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東興證券、招商證券、中泰證券、國泰君安、光大證券、國信證券,該項收入分別為2.05億元、1.85億元、1.72億元、1.65億元、1.65億元、1.47億元、1.30億元、1.07億元和1億元。
????????IPO承銷保薦收入排名呈現較大變化。去年同期以3億元位居第三的華泰聯合證券,今年上半年僅列第22位,收入僅有3853萬元。而去年排在第30位的長江證券,今年躍升至第二名,IPO承銷保薦收入由2137萬元增至2.05億元,增長近十倍。去年上半年未有收入落袋的中泰證券,今年則以1.47億元的收入闖進前十。
????????科創板增量業務可期
????????業內人士稱,投行業務集中度依然居高不下。前五名IPO承銷保薦費收入合計為11.87億元,占31家券商該項收入總和的41.39%;前十名共計攬入IPO承銷保薦費18.37億元,占比64.04%。
????????大型券商和中小券商或需要采取差異化競爭模式。華泰證券認為,大型券商將深化全產業鏈模式轉型,構建以股權融資、并購咨詢、資產證券化、項目融資、風險投資為核心的“大投行”運作模式,延長業務鏈條、拓展服務周期,為客戶提供全面綜合的金融服務解決方案;而中小券商將探索特色化、專業化的精品券商之路,在產品、客戶、區域和渠道方面構筑獨樹一幟的特色,開辟與大型券商差異化的發展路徑。
????????值得注意的是,科創板業務給證券業帶來了可觀的增量業務。這不僅是大型券商的盛宴,也給眾多中小券商帶來機會。據數據,截至7月1日記者發稿時,已有141家企業申請登陸科創板,目前來看,服務家數位居前十的券商都是大型券商。其中,中信建投服務家數達16家,位居第一;其次為中金公司,服務15家企業;中信證券排在第三,服務13家企業。但一些中小券商也表現亮眼,如民生證券服務家數達6家,國金證券服務4家企業。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