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3 10:48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作者:陳澄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隨著電商黃金時代進入“下半場”,南極電商無論是業務拓展還是業績增長依舊保持快速發展勢頭。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憑借剛剛過去不久的“618”年中大促,南極電商今年以來的GMV一舉突破100億元大關,相比去年實現100億元GMV提前了96天。在電商黃金時代的“下半場”,南極電商風頭正勁。業內人士指出,揭秘南極電商的成長密碼,除了要看公司對于消費端數據趨勢的緊密跟蹤,還要看公司在供應鏈端下的苦功。南極電商準確把握國內消費趨勢和消費習慣的新變化,堅持“消費品領域的創新企業”戰略定位,為消費者提供“好而不貴”的國貨優品,鑄就了消費領域的創新型企業;同時,通過有效的產業鏈服務,構建公司、供應商、經銷商的生命共同體,做到“優質低價”和“快速反應”。
把握消費趨勢變化
隨著電商黃金時代進入“下半場”,南極電商無論是業務拓展還是業績增長依舊保持快速發展勢頭。2018年,公司授權品牌產品的GMV達205.21億元,同比增長65.4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86億元,同比增長65.92%。業內人士指出,南極電商的逆勢增長,很大程度上源于公司對當下消費趨勢和消費習慣的深刻把握。
在消費理性和消費升級兩大消費趨勢的合力之下,高性價比的品牌產品廣受歡迎。南極電商采取的便是多品類和高性價比的產品策略,旗下的南極人品牌覆蓋內衣、家紡、男裝、女裝、童裝、母嬰、生活小電器、個護用品等多個產品類目。同時,錨準性價比,讓“窮人買得起,富人看得起”,穿透消費人群和消費層級。
近年來,隨著電商滲透率的不斷提高和網上購物的普及性越來越高,大眾化標準品的線上化程度變得越來越高。南極電商緊緊抓住這一趨勢,產品結構上強調個性的基礎款,并培養經銷商打造有梯度的爆款矩陣,使得流量紅利和GMV的穩健增長相得益彰。
同時,南極電商緊密把握日常消費品消費頻次不斷提升的趨勢,堅持“新快消品”定位,覆蓋多品類并聚焦中高頻的家庭生活品,反過來提升了供應商和經銷商的貨品及資金周轉效率。據了解,南極電商部分頭部合作客戶的貨品、資金周轉可以做到年均50次。這一方面能夠基于深厚的消費端數據幫助供應鏈有效選品,另一方面能夠有效降低供應鏈的運營成本,提升運營效率。
伴隨消費者的消費意識覺醒,“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升級趨勢明顯。消費者對于中國品牌的認可度持續提升,李寧、太平鳥等中國服飾品牌迎來快速增長期。而精確把握國內消費習慣和消費趨勢變化的南極電商,成為“中國品牌”的優秀代表。
打造產業“路由器”
據了解,南極電商在2010年從傳統的服裝企業轉型為專注品牌授權和產業鏈服務的經營模式,并進入快速成長期。2018年年報顯示,南極電商的供應商數量從2014年的319家增長至2018年的866家;經銷商數量從2014年的804家發展到2018年的4186家,線上店鋪數量至2018年達到5535個。
南極電商快速成長的過程中,不斷整合產業鏈、提升產業鏈效率的秘訣是什么?
從生產端看,南極電商解決了供應商的“訂單焦慮”。大量中小生產商從事業務不穩定的貼牌生產,沒有自己的優勢品牌和渠道。而南極電商銷售端的快速增長,為生產端提供持續而穩定的訂單,并利用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支持等多種定制化服務提升方案。為合作伙伴提供選品、研發、質量管控、資源推薦等服務。
從銷售端看,南極電商解決的是經銷商的“流量焦慮”。眼下,電商平臺的流量成本越來越高,中小賣家尋求合作品牌商的訴求越來越強。而南極電商通過品牌授權,讓經銷商共享銷售規模快速增長之下的品牌勢能,基于大數據分析與應用、營銷管理、品牌支持等服務,根據店鋪的特點、需求提供千人千面的營銷策劃、店鋪裝修設計、流量管理、客服管理等服務。
業內人士指出,南極電商如同一部“產業路由器”,一端鏈接消費者需求,一端鏈接再造供應鏈。通過消費端數據挖掘需求與趨勢,通過對供應鏈賦能資源共享,提高了整條供應鏈的效率,一定程度上減小了共同體內的存貨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流量管理效率,使得合作伙伴能夠降低經營成本提升流量轉化率和店鋪經營水平,進而提升了合作伙伴的盈利能力。
國金證券指出,在傳統的中心化品牌運營模式內,終端銷售情況反饋道到制造端至少需要2-3個月,效率低下帶來很大的存貨風險。而在南極共同體內,線上終端的銷售情況可以及時反饋回品牌方、生產端,以決策進行翻單或者改變樣式,或者減產,真正做到了“快速反應”。
定位為家庭品牌、消費品領域創新企業的南極電商,前景被市場普遍看好。天風證券指出,南極電商建立了較為強大的品牌壁壘、規模壁壘、流量壁壘。這將使公司在未來保持良好的成長性。廣發證券指出,南極電商在沿著品類、渠道、品牌三個維度進行擴張,同時加強品牌推廣和品控體系建設。這將有助于南極電商生態體系的持續健康發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