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9 10:35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市場的投資環境來看,科技型企業,特別是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更容易受到資本的青睞,而且地方政府也在大力推動科創型企業的落戶。姚國良覺得自己選擇回國創業后,享受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這讓他很受鼓舞。
本報見習記者郭冀川
一邊是定居美國,一邊是回國創業發展,姚國良最終選擇了后者。在美國讀博士期間,姚國良就有了創業夢想,想讓自己的實驗成果走向產業化、用技術改變生活。在2016年回國創業后,憑借著在無線傳感網領域多年的核心技術積累和企業產品運營經驗,姚國良致力于物聯網無線通信產品、傳感器產品和后臺軟件的研發和設計。
“我可以選擇留在美國,找一份工作,安安穩穩的生活,也可以回到國內的科研機構繼續搞科研,但這都不是我想要的,我還是希望能把研究成果產業化,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姚國良看來,美國不是一個創業的天堂。“現在的美國已經競爭到了一定的程度,太穩定了,凡是你能想到的領域,都已經有大公司在那里標準化運作,幾乎是大公司一統天下。一般人畢業出來后,就是在大公司找份工作,發展空間很受限,在國內創業,機會至少比美國多10倍。”
因為是一位技術宅,所以姚國良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技術研發和市場化應用上,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自己的公司發展相對緩慢,因為物聯網這個領域需要的是應用積累與技術升級,不是輕易就能擴張規模的,所以他對資本的訴求并不高。“前幾年國內資本市場的融資環境相對寬裕,我們也找了合適的投資機構。雖然最近幾年資本市場變得理性了,投融資也不是那么容易,但正因為一步一個腳印,我們還沒感覺到什么壓力。”
從市場的投資環境來看,科技型企業,特別是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更容易受到資本的青睞,而且地方政府也在大力推動科創型企業的落戶。姚國良覺得自己選擇回國創業后,享受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這讓他很受鼓舞。
國內一線城市能夠給予企業的是平臺優勢,可以讓科技企業接觸到行業先進技術、優秀的人才和大量的投資方,因此姚國良將上海泛至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在上海;而鑒于二、三線城市對場地、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姚國良把另兩家公司落戶在上海周邊的二線城市,3家公司形成協同發展,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
物聯網已經近在咫尺,物物之間的對話也已經開始,更多的信息、更有趣的功能被整合到產品和服務中,物聯網的商業潛力也得到進一步激發,但是要想真正實現產業化,還有一段路要走。姚國良表示,他將繼續推進企業的技術開發,科創板是國家支持科創企業的風向標,未來自己也會考慮將科創板作為企業上市的路徑,他表示:“科創板給科技企業提供了更好的發展機會,讓我們更有發展科研的動力。”
責任編輯:張恒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