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8 08:36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祁豆豆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上交所發布的科創板上市委第20次審議會議結果顯示,同意華熙生物、博瑞醫藥2家公司首發上市申請。
昨日,科創板上市委“考場”迎來生物醫藥行業專場,兩家藥企攜手過會。
上交所發布的科創板上市委第20次審議會議結果顯示,同意華熙生物、博瑞醫藥2家公司首發上市申請。
此次過會的這兩家企業均頗具看點。因“故宮口紅”效應,華熙生物一進入“考場”便備受市場矚目。博瑞醫藥則是從看似“拖堂的考生”,逆襲成高效過會的“學霸”。
華熙生物:“故宮口紅”生產商
華熙生物是以透明質酸微生物發酵生產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透明質酸產業化規模位居國際前列。據了解,透明質酸具有良好的保水性、潤滑性、黏彈性、生物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等理化性能和生物活性,在醫藥(骨科、眼科、普外科、口腔科、整形外科、皮膚科等)、化妝品及功能性食品中應用十分廣泛。
近年來,公司通過持續的中試研究和生產工藝的技術革新,產能不斷放大,透明質酸產量從2000年的0.8噸,增長到2018年的近180噸,產業化規模位居國際前列。目前,華熙生物已建立了從原料到醫療終端產品、功能性護膚品及功能性食品的全產業鏈業務體系,服務于全球的醫藥、化妝品、食品制造企業、醫療機構及終端用戶。
廣闊的市場應用空間背后是公司所掌握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項核心技術。其中,微生物發酵法生產透明質酸技術是公司首席科學家郭學平博士及其團隊在國內首創,替代了傳統的動物提取法,實現透明質酸的規模化生產,徹底改變了透明質酸在醫藥、食品、化妝品等多個領域的應用格局。本次沖刺科創板,公司擬募資31.54億元,進一步聚焦產能擴張、部分透明質酸終端新品生產線建設,以及研發體系的升級改造。
在前期審核問詢環節,公司高效完成四輪問詢。期間正值半年報披露節點,公司在上會稿中攜帶了一份亮眼的2019年上半年“成績單”。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09億元、歸母凈利潤2.6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4.33%、40.22%。公司預計,今年1-9月凈利潤將同比增長30%至40%。
在昨日上市委審議期間,公司在接受現場問詢后,被要求落實3個審核意見,包括補充披露開曼華熙從港交所退市后逐步轉向終端產品的戰略調整情況;公司境外經營風險,包括但不限于對境外子公司派駐人員、定期獲取財務數據以及保持境外業務和研發團隊的穩定等,以及將Revitacare的客戶關系確認為無形資產并按9年攤銷的合理性及影響。此外,還要求公司補充披露實際控制人趙燕、控股股東華熙聽宇按照深圳證監局《監管函》要求的整改情況。
博瑞醫藥:“應試”節奏前松后緊
如果說華熙生物是“明星考生”,那么博瑞醫藥則是一個低調的“學霸”。
博瑞醫藥是一家研發驅動、參與國際競爭的化學制藥全產業鏈產品和技術平臺型企業,致力于成為一家全球領先的創新型高端化學制藥公司。本次公司擬募資3.6億元,投向泰興原料藥和制劑生產基地(一期),中泰證券為公司保薦機構。
博瑞醫藥的“趕考”進程頗具戲劇性,“應試”節奏算得上前松后緊。具體來看,公司IPO申請于4月8日獲受理,審核中心于4月22日發出首輪問詢后,直到6月24日公司才披露首輪回復。根據規則,發行人回復問詢時間為3個月。“一問”53題耗時2個月時間,不免讓人為博瑞醫藥捏一把汗:在僅剩的1個月時間內,公司將如何應對多輪問詢?
回溯“答卷”來看,公司在后續的問詢中一改拖沓的節奏,在二問、三問分別收到19個、11個考題情況下,均將回復時間有效控制在半個月內。終于,公司在8月16日收到上會通知。
或許在博瑞醫藥“慢半拍”的表象背后,隱藏著一個“學霸”的靈魂。昨日的現場問詢環節,公司僅被要求落實2個審核意見,分別涉及股東未繳納個人所得稅、公司的關聯關系等。
本周,隨著晶豐明源、佰仁醫療、華熙生物、博瑞醫藥4家公司過會,過會的科創企業再次擴容。昨日晚間,國科環宇、杰普特2家公司更新上會稿,即將進入上市委審議。隨著半年報更新節奏加快,審核問詢有序推進,通過注冊發行的科創板新股供應量也將逐步迎來放量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