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9 08:32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攀升的應收賬款也拖累了現金流。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4548.41萬元、-1681.99萬元、-388.60萬元以及-2339.23萬元,持續凈流出。
原標題:鼓勵企業登陸科創板政策遍地開花 專家建言支持方式應偏向“雪中送炭”
本報見習記者李正
距離科創板開市已經一月有余,截至9月6日,已申報科創板企業達到了152家,其中29家企業已經登陸并開市上市交易。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登陸科創板企業數量仍然太少,其中大量的股票籌碼被鎖定,流通股比較少,沒有辦法承載大資金的進出,所以應該加速擴容,否則會打擊投資者的投資熱情。
據悉,為加快提高地區內科創板企業的申報及登陸數量,早在2018年,全國多個省、市、經濟區就已經發布了支持政策,從各個層面鼓勵扶持地區內符合定位的企業參與申報。
記者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提供的數據梳理發現,截至9月8日,將已申報科創板企業按地區劃分,數量排名靠前的地區分別是:北京31家,廣東25家,江蘇25家,上海21家,浙江14家。
對此,北京勻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李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個地區登陸科創板的企業數量,可以客觀反映出該地區人才、資金、產業集群的優勢,還可以表明該地區孵化高新技術企業能力的強弱。
“地區鼓勵支持企業登陸科創板,從根本上說明了地區對國家戰略方向落實的執行力,同時也和該地區的開放程度有關。”李想進一步表示,企業質量是受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開放程度所影響的。
董登新則認為,武漢科技大學排隊企業的數量與所在地區的扶持政策關系并不大,而是和地區的產業政策及導向有關。“一個地區的產業政策和規劃決定了地區的產業發展方向,所以從長遠來看,地區的產業政策導向和布局決定了這個地區的產業結構。”董登新補充道。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共有18個地區發布過鼓勵企業登陸科創板的相關支持政策,各地區的鼓勵政策內容也是不盡相同。
從鼓勵方式上看,現金鼓勵是主要手段,配套政策作為輔助手段。
例如上海市政府于2019年7月30日發布的《關于促進上海創業投資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廣納海內外優秀人才,吸引各類資金參與創業投資,加強創業投資與各類金融機構的聯動,積極推動投、貸、保聯動等配套手段完善鼓勵政策。
對此,李想認為,政府制定鼓勵企業登陸科創板政策時應該注意行業審查和技術審查。不能像之前新能源汽車一樣,導致企業出現騙補的情況。
“分階段補助的鼓勵方式更加合理和可持續,把資金補助合理分配到到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的各個階段,才更能激勵企業長遠發展。”李想進一步表示,階段考量的條件設定可以選擇諸如企業專利達到一定數量、經營數據的增長程度、市場占有的擴大情況等方面的增長。
董登新則表示,直接對成功登陸科創板的企業提供獎勵去激勵企業登陸科創板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
“企業登陸科創板的獎勵政策更像是‘錦上添花’,但是對初創型高科技企業而言,更需要‘雪中送炭’。”董登新進一步分析道,地方政府設計扶持政策時可以從源頭支持企業去創新,通過招商引資等手段去鼓勵更多的高新技術企業在本地落地,而不是將資金運用到對企業登陸科創板結果的獎勵上。
“目前各地都在‘搶’科創板的企業,這種情況下最直接的受益者的自然是企業。但是,有些‘名不副實’的企業可能會利用各地爭相搶奪科創板企業的熱情,去進行騙補之類的違法行為,這是需要密切關注的,也正說明了對行業和企業審查的重要性。”李想補充道。
責任編輯:常福強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