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0 03:31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王紅 | [新三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新三板成長力企業的技術發明數量穩步提升。中等規模信息產業企業是成長力企業中研發投入動力和實力“雙優”的代表性群體。同時,成長力企業的市場地位也進一步優化,三分之二的成長力企業已邁入“億元營收俱樂部”。
昨日,清華大學二十國集團創業研究中心在京發布《2018/2019年度新三板研究報告》。該中心基于2014至2018年度數據,對新三板企業的成長力、并購及融資活躍度作了系統分析,挖掘出新三板掛牌企業的諸多發展亮點。此外,2018/2019年度新三板企業成長力排名TOP10等榜單亦同時發布。
據清華大學二十國集團創業研究中心主任高建介紹,該中心選取了2014至2018年度收入連續增長且始終保持盈利的企業,作為成長力企業研究范圍。截至2018年底,新三板有1587家企業連續五年保持成長力,占比15%。研究發現,去年一年間,成長力企業繼續在多個層面有優良表現。成長力排名前100的企業,多項指標可比肩科創板企業。同時,上市公司并購新三板掛牌企業的意向金額也再創新高。
該中心昨日還發布了2018/2019年度新三板企業成長力排名TOP10榜單,上榜企業有:金田銅業、麥克韋爾、賽萊拉、貝特瑞、穎泰生物、賽特斯、力生美、華強方特、幫安迪、晨曦科技。而在同時發布的2018年度新三板投資機構TOP10榜單中,毅達資本、同創偉業、山東聯合、清控銀杏、國中創投、達晨創投、中國航天科工、盈科資本、華控基金、泛泰創投等入選。
《2018/2019年度新三板研究報告》顯示,新三板成長力企業的技術發明數量穩步提升。中等規模信息產業企業是成長力企業中研發投入動力和實力“雙優”的代表性群體。同時,成長力企業的市場地位也進一步優化,三分之二的成長力企業已邁入“億元營收俱樂部”。雖然目前成長力企業在構成上仍以中小企業為主,但在成長力排名前100的企業中,大型企業占比已超過25%。
從財務數據看成長性,新三板成長力企業的營業收入增長率高于創業板、中小板。特別是成長力排名前100的企業,其營業收入增長率已比肩科創板企業。價值創造方面,成長力企業平均的資本回報率是16.4%,高于創業板、中小板企業,成長力排名前100的企業中,平均資本回報率則要高于科創板企業。
對于日趨活躍的上市公司并購,清華大學二十國集團創業研究中心研究發現,目前,上市公司并購新三板掛牌公司的趨勢及特征包括:并購意向金額再創新高、創業板公司并購意愿更高、并購集中在制造業領域,以及并購形式主要為現金并購、“大并小”和產業鏈相關并購。
研報數據顯示,2018年新三板市場的并購意向金額達660億元。同時,創業板企業在去年并購新三板企業的上市公司中占比三分之一。從行業方面看,上市公司中,制造業公司發起的并購案占并購總數的60%。去年,上市公司“現金收購”的占比為83%,并購方與被并購方估值相差10倍以上的“大并小”案例占比為74%,產業鏈相關并購的案例占比為62.8%。
據該中心統計,新三板掛牌企業去年完成定增1338次,實際募資額560.37億元,較2017年的定增次數及金額,降幅均在50%左右。
分區域看,去年,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4城市的新三板定增企業數量居前,天津、無錫、佛山、青島、石家莊的排名有較大幅度上升。分行業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210次定增、實際募資59.6億元排名第一,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和醫藥制造業緊隨其后。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