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7 10:02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蘇向杲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備受關注的保單貸款利率來看,A股五大上市險企目前的保單貸款利率普遍在6%上下徘徊。
■本報記者 蘇向杲
保單貸款是險企增強保單流動性的一大利器。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上半年,中國人壽、中國平安、新華保險、中國人保這五大A股上市險企的保戶質押貸款(簡稱“保單貸款”)合計規模為3739億元,較年初增長11%。
從備受關注的保單貸款利率來看,A股五大上市險企目前的保單貸款利率普遍在6%上下徘徊。
有險企個險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此前,保單質押貸款雖然是一項較好的產品功能,但并沒有被險企作為重要賣點,而隨著險企轉型的深入,該項功能在增強流動性方面優勢凸顯,尤其是在銀保渠道大量短期理財產品的沖擊下,保單質押貸款優勢就愈發明顯了。此外,保單貸款只認合同不查征信,和銀行貸款相比,雖然部分險企保單貸款利率略高于銀行,但貸款手續大為簡化,這都是保單貸款的優勢。
《證券日報》記者也發現,目前不少保險公司通過官微、APP等渠道,可以實現保單貸款“秒到賬”。
中國人壽保單貸款規模最大
保單貸款是指投保人將所持有的保單抵押給保險公司,按照保單現金價值的一定比例獲得資金的一種借貸方式,用于解決投保人的短期資金周轉需要。
2019年上半年,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人保保戶質押貸款規模分別為1558.7億元、1278.46億元、530.69億元、330.68億元和40.04億元,合計規模為3738.57億元,較年初增加364億元,增長11%。
從保單貸款的期限來看,上市險企保單貸款多在半年到一年之間。
具體來看,中國人壽的保戶質押貸款規模位居五大上市險企之首,達1558.7億元。中國人壽在半年報中提到,截至6月末,該集團的保戶質押貸款到期期限均在6個月以內,賬面價值近似為公允價值。
此外,中國太保也提到,根據不同險種條款的約定,最高可貸金額為保單現金價值的70%至98%不等,貸款到期前不能增加貸款金額,貸款到期時投保人歸還貸款利息后,可辦理續貸。貸款的期限自投保人領款之日開始計算,根據不同險種最長為6個月或1年,到期一次性償還貸款本息。保單在貸款期間,如因解約、減保、理賠、滿期或年金給付發生退費或給付時,先將有關款項優先償還貸款利息和本金,若有余額,再行給付。
中國人保表示,該集團的保戶質押貸款均以投保人的保單為質押,且貸款金額上限通常不超過投保人保單現金價值的90%。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保單質押貸款在促進保險銷售的同時,也為保險公司帶來了較為可觀的利息收入。從新華與人保披露的保單貸款利息收入情況來看:新華保險上半年利息收入7.49億元;中國人保上半年利息收入為0.61億元。
此外,中國人保在2018年年報中提到,去年保單質押貸款利息收益為1.74億元,占公司總營收的比例為0.03%。新華保險2018年年報顯示,去年保單質押貸款利息收入為13.68億元(新華保險2018年凈利潤為79.22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約為0.89%。
保單質押貸款利率徘徊在6%
目前上市險企保單貸款利率普遍在6%上下徘徊。例如,中國人壽在官網發布的關于保單服務相關利率的公告顯示,自2018年12月30日起,公司保單借款基準年利率為5.5%。中國人保提到,于2019年6月30日,該集團的保戶質押貸款的年利率為5.22%-6.45%(2018年12月31日:5.22%-6.45%)。
對比來看,上市險企保單貸款利率明顯低于個別中小險企。
9月16日,《證券日報》記者在上海人壽官網看到,7月1日至12月31日上海人壽執行的保單貸款利率表中,除5款產品的貸款利率執行同期人民銀行每月第一個營業日頒布的五年期以上貸款基準利率外,其他20余款產品的貸款利率均高于6%,最高的1款貸款利率為8.35%。
上述險企個險人士表示,保單貸款除了手續費方便之外,并非沒有缺點,個別險企貸款利率較高以及貸款額度有限制就是其中的缺點。因此,如果投保人需要更多的貸款額度的話,可以將保單作為抵押物,加上借款人的征信和收入財力等去銀行機構貸款。
超70家險企開展保單貸款業務
除上市險企外,大批中小險企已經開展保單質押業務。
自2018年以來,隨著行業主流壽險公司靠續期保費拉動業務增長,并重點發展保障型業務后,多數壽險公司的銀保渠道和躉繳業務都有明顯減少,中短存續期業務規模大幅壓縮。
在這一過程中,由于保障型產品普遍存續期較長,資金需要沉淀在保險公司的時間也較為漫長,一旦投資人臨時出現資金短缺或周轉不靈將難以獲得有效的流動性,而保單質押則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數據顯示,2018年,除中國人壽、平安人壽該項業務超過千億元之外,還有69家險企開展保單質押業務。總體來看,71家險企的保單質押貸款總規模為4347億元,與2017年相比增長了26%。
對比來看,各類中短期產品保費占比較高的2015年,行業保單質押貸款也僅為2300億元,保單質押貸款快速增長可謂搭上了行業轉型的順風車。
當然在各險企紛紛介入這一領域的同時,保單貸款的風險也需要投保人注意。比如,絕大多數保險合同載明,若借款人到期不能履行債務,當貸款本息積累到退保現金價值時,保險公司有權終止保險合同效力。也就是說,若借款人逾期,則有可能造成保單失效。
此外,上海銀保監局年初在保險消費投訴處理中也發現,個別不法分子利用非法獲取的保險公司客戶信息,在電話中冒充保險公司工作人員,以回饋老客戶、保單升級以及贈送禮物為由,將一些年長客戶騙至其營業場所,隨后利用年長客戶防范意識弱、手機操作不熟悉的特點,獲取客戶的信任后將其手機騙至手中進行操作,通過保險公司的官方微信等申請保單質押貸款,誘騙年長客戶與其簽訂理財協議后將“保單貸”款資金轉走。
深圳銀保監局年初發布的《關于保單質押貸款業務的消費提示》也稱,發現有不法分子通過竊取保險消費者保單信息、銀行賬戶密碼及電子證書利用保單質押貸款進行詐騙,這些違法行為嚴重影響了保險市場秩序,造成了惡劣影響。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