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7 03:15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應尤佳 朱文君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多數份額縮水
今年可謂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市場大爆發的年份,各家基金公司競相布局,新發產品層出不窮。但在布局之后,如何將ETF做強做大,卻是基金公司面臨的更大挑戰。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市場共新發66只ETF產品,而去年同期僅發行了23只,去年全年也只發行了39只。但從上市之后的情況來看,次新股票ETF的規模分化明顯,僅少數產品出現份額增長,大部分產品面臨份額持續縮水的尷尬局面。
新發ETF
多數份額縮水
雖然今年ETF發行只數多,但是發行規模卻同比有所減少。數據顯示,今年以來,ETF合計發行規模495.26億元,而去年同期共發行23只,規模卻達到698.78億元。相較而言,今年新發產品數量增長較多,幾乎為去年三倍,但是總規模減少了29%。
在平均發行規模同比下降的情況下,今年發行的ETF在上市后又大多出現份額縮水。數據顯示,在今年上市交易的45只基金中,僅6只基金份額出現增長。其中,科技ETF份額大漲340%,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從發行時的10.37億份增至45億份;通信ETF的發行份額為4.76億份,上市短短幾天后就增至18.01億份,增幅為278%。此外,半導體50ETF在上市后,份額也增長了201%。
但其余近40只基金出現不同程度縮水,而且大部分基金縮水幅度不小,有19只基金份額縮水幅度超過50%,更有3只ETF的份額縮水超過90%,份額縮水最高的基金,在上市僅兩個多月的時間便縮水了98%。
今年以來,A股從年初的2493點開始震蕩上行,大部分ETF在年內實現了凈值增長。其中,國泰CES半導體ETF自成立以來業績增長35.77%,同期成立的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ETF的業績增長也有26.54%。此外,還有多只基金成立以來凈值增長超過了20%。
多種ETF
市場接受度不高
從份額的增減情況來看,各類ETF產品的市場分化極為明顯。部分海外市場的ETF當前市場認可度有待提升。此外,部分投資港股市場的ETF也面臨類似問題,部分產品的縮水幅度甚至高達90%。
基金公司近來熱衷布局的Smart Beta產品也存在較大市場壓力,部分紅利、低波型ETF份額也縮減得比較厲害,少數Smart Beta產品的份額縮減逾七成。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市場對Smart Beta基金的認可度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還有基金經理分析,部分ETF在上市之后出現規模較大幅度的縮減,也有可能是上市公司換購等特殊情況所致。
一面是爆款基金的財富效應,一面是上市即縮水的窘境,一位業內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隨著市場對于ETF產品的認可度不斷提升,基金公司對ETF布局的必要性明顯增加,但是,“ETF是需要‘養’、需要‘孵化’的產品,不是發完就算了,需要的時間比較長,成本也很高,大公司在這些方面有明顯的優勢”。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