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7 03:25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張懿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日產方面公布的數據顯示,二季度,其在全球范圍內的銷量下滑6%至123萬輛,營業收入下滑13%至219.7億美元,凈收入下降95%至5930萬美元。雪上加霜的是,隨著阿爾諾-德博夫的離開,雷諾-日產聯盟的關系也開始變得緊張。
據最新消息稱,日產汽車公司社長兼首席執行官(CEO)西川廣人已于16日正式辭職,由首席運營官(COO)山內康裕代行CEO之職,臨時高層體制也于同日啟動。
此前,在日產汽車總部的記者招待會上,西川廣人宣布將于9月中旬辭去日產CEO一職。經過討論,董事會同意上述決定,其繼任者將在10月末之前由指定委員會決定。
諷刺的是,在日產前CEO卡洛斯-戈恩被捕之后,是西川廣人第一個“跳出來”痛斥戈恩,不僅“吐槽”其三大“罪狀”,還向董事會提議,“立即解除戈恩的董事長和代表董事職務。”
作為戈恩的得意愛將,西川廣人的“絕情”引得外界一片嘩然,戈恩的被捕也一直彌漫著一種“陰謀說”。然而誰又能想到,風水輪流轉,距離戈恩落馬還不到一年,西川廣人便被牽扯其中。
經歷過四次被捕、108天監禁,戈恩最終被保釋出獄,但是案子還未結束,調查還在繼續。隨著日產內部對戈恩以及凱利調查的深入,西川廣人曾經通過一項股票增值權計劃額外獲得了數千萬日元收入,該不當行為也隨之曝光。
西川廣人雖然痛快承認了自己的行為,但卻變相推給了他的秘書,西川廣人說:“以為當時的操作是符合公司程序的,并誤以為其秘書處已經妥善處理了該問題。”
“大義滅親”調查戈恩罪行,卻不慎牽出自己的“黑料”,西川廣人這次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拯救日產于水火的雄心大志還未實現,便提早狼狽下臺。
兩任CEO接連落馬 “聯盟”風雨飄搖
戈恩在被捕之前一直在籌劃雷諾與日產的合并事宜,相關整合或于2019年春季前完成。然而,據知情人士透露,合并計劃遭到日產董事會的強烈抵制。
據《日本經濟新聞》援引對日產前CEO戈恩的采訪報道稱,日產高管為反對戈恩推動與雷諾建立更緊密關系,因此采取了“陰謀和背叛”攪亂了這一計劃,這也是針對他財務不當指控的幕后原因。
“陰謀說”的真偽不得而知,幕后原因無從查證,但日產本周一公布的內部調查結果卻坐實了戈恩與凱利的不當行為。
西川廣人就像是日產董事會手里的一把“利刃”,直刺戈恩。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內部調查竟然誤傷“友軍”,調查的混亂加之對其不當使用與股票掛鉤的薪酬方案的強烈抗議,使西川廣人辭職的意圖更加緊迫。然而,這一切會否是日產高層操作想要徹底肅清“戈恩系”?
一夜之間跌落神壇的傳奇人物、接連曝出的財務丑聞、各界評論的鋪天蓋地,都讓日產頗受打擊,而“剪不斷,理還亂”的聯盟關系更是風雨飄搖。
據日產方面公布的數據顯示,二季度,其在全球范圍內的銷量下滑6%至123萬輛,營業收入下滑13%至219.7億美元,凈收入下降95%至5930萬美元。雪上加霜的是,隨著阿爾諾-德博夫的離開,雷諾-日產聯盟的關系也開始變得緊張。
前有戈恩,后有西川廣人,兩任CEO接連下臺,下一任CEO會是誰?“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只想說,當日產CEO“太南了”。幾經折騰,日產汽車路在何方,“聯盟”又將駛向何處?恐怕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