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8 09:13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郭濤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A女士介紹,在其購車合同背面,確實有一條約定,若因廠家調整產品配置,賣方應及時通知買方,買方要在3日內決定是否按調整后配置及價格履行合同。若買方超過3日未提出解除合同,視為同意按調整后配置及價格履行合同。
“我等了快5個月,我的牌照要到期了,這些潛在的損失你是想象不到的。”一位來自上海的雷克薩斯準車主A女士向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說道,“(指導價調整)對經銷商可能有影響,但這就是你的契約精神了,于情于理這都是不能讓消費者負擔的。”
9月11日,雷克薩斯上調旗下多款主銷車型官方指導價,經銷商隨即通知定購了相關車型的準車主需補足差價方可繼續(xù)購車。一石激起千層浪,對于已經簽訂購車合同,交付了定金的準車主而言,雷克薩斯及其經銷商這樣的做法顯然難以接受。
A女士與雷克薩斯經銷商簽訂的購車合同
為了互通信息、分享維權經驗,準車主們建起了微信群。A女士便是其中一個維權群的群主,“9月11日,銷售通知我要漲價后建的群,目前有130人。我知道的還有幾個群,也基本在百人左右。”
A女士表示,其所在群里的準車主大多定的是雷克薩斯ES 300h和ES 200車型,她自己定的300h卓越版,今年5月簽訂的購車合同,并支付了1萬元定金,交車日期為今年的10月-11月。
“銷售用微信語音告訴我廠家指導價漲了,我定的車要加1.5萬元。我讓他出具書面通知,結果銷售態(tài)度很強硬,說‘我已經通知你了,我是不會出書面的東西的’。”A女士說道,“我的訴求很簡單,就是按原合同執(zhí)行。我是拍的牌照,明年3月就到期了。”
據A女士介紹,在其購車合同背面,確實有一條約定,若因廠家調整產品配置,賣方應及時通知買方,買方要在3日內決定是否按調整后配置及價格履行合同。若買方超過3日未提出解除合同,視為同意按調整后配置及價格履行合同。
A女士購車合同背面的約定條款
對此,A女士咨詢了律師,“律師說,表面看給了買方兩種選擇,解除合同或按新的配置、價格執(zhí)行,但還隱藏了第三種選擇,就是按原合同執(zhí)行。而且,他沒有書面通知,我是可以不予理會的。”
和A女士同在一家4S店定車的Z先生,對于這一合同條款也是頗有看法,“官方是9月11日調的價,銷售第一次給我電話是9月14日,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書面的通知,他沒有盡到及時通知的義務。而且這一條是印在合同背面的,沒有任何的加黑、加粗,銷售讓簽字的時候,也并沒有任何的提示。”
目前,A女士及部分準車主已向“12315”(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進行了投訴。“消保委的主張也是原合同執(zhí)行,如果要退車,建議雙倍返還定金。還說,‘處理過這么多案件,還沒見過這樣的:明知違約,硬著頭皮還要走下去。’”
事實上,在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的全國多地的多位雷克薩斯準車主中,均是由經銷商口頭通知漲價,并未提供任何的書面通知。甚至就連雷克薩斯方面,也從未在任何官方渠道發(fā)布過調價信息。
對此,記者撥打了雷克薩斯顧客服務中心400電話,得到的答復是,由于雷克薩斯將在10月對車型進行改款,增加配置、升級系統(tǒng),所以對車型指導價進行了調整。官方網站并未發(fā)通知,但是官網車型配置表價格已更新為改款后價格。
而對于準車主們被要求補差價一事,400方面僅表示,“這個需要和經銷店進行溝通和了解”,“如果您對此不能接受,我們投訴的流程,是由廠家負責人對您進一步溝通、了解情況,之后反饋到經銷店里。”
C先生購車合同中的合約說明
深圳準車主C先生,在撥打雷克薩斯顧客服務中心電話時,獲得的信息更為明確,“客服負責人明確說了,漲價是4S店自己的行為,他們只漲了指導價,沒有要求4S店按照指導價對消費者進行加價。”
C先生于今年7月定的ES 200豪華版車型,并為此支付了3萬元定金,“9月16日晚上,銷售給我打的電話,通知我加錢,加1.1萬元,保險、購置稅等還得再加700多元。”
一位9月初定車的車主,合同中被手寫上‘版本升級,補指導價差額’
據C先生介紹,他的購車合同約定條款并未規(guī)定隨廠家配置變更進行調整,而是“如遇國家政策變化導致車輛購置稅/保險代理費及其他一切費用有所增減,則本合同相應增減”。
也因此,C先生在拒絕經銷商銷售人員提出的補車輛差價時,銷售人員也只是表示將向上級進行反饋。“不過,一位9月初定車的車主,則在合同里被手寫了一條‘版本升級,補指導價差額’,他的銷售就相對表現(xiàn)得強勢一些。”
C先生告訴記者,雷克薩斯廠商方面對于接受補差價的車主會有一個名為“客戶關懷活動”的補償,根據車型不同,補償內容也不盡相同。ES 200是價值6000元的拉桿箱,以及5000元的延保和保養(yǎng)券。“定車的時候,已經送我箱子了,我要那么多箱子干嘛!”
雷克薩斯客戶關懷活動方案
然而,即便是這樣的“客戶關懷”,對于上文提及的上海Z先生來說,也要被打上折扣,“銷售說是幫我爭取來的補貼,看是不是能一人一半,我拿券,他拿箱子。”
“經銷商從頭到尾,給我的感覺就是很不誠懇!9月14日給我打電話,也不是協(xié)商,而是直接通知到店里重簽合同。”“我現(xiàn)在對這個車已經失去信心了,要么按照《合同法》將定金退一賠一,要么原合同提車。”Z先生繼續(xù)說道。
《電鰻快報》
熱門
信息產業(yè)部備案/許可證編號: 京ICP備17002173號-2 電鰻快報2013-2020 www.shhai01.com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