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0 09:23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趙超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16年,仙樂健康向前一年度子公司廣東千林銷售商品整體價格,明顯低于非關聯第三方價格,存在利益輸送嫌疑。
《電鰻快報》 趙超/文
9月17日,仙樂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仙樂健康”,300791)公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網上定價發行搖號中簽結果》。
主營業務為營養保健食品的仙樂健康,2015年-2018年上半年,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0.72億元、0.85億元、1.04億元、0.68億元。
《電鰻快報》注意到,2016年,仙樂健康向前一年度子公司廣東千林銷售商品整體價格,明顯低于非關聯第三方價格,存在利益輸送嫌疑。
此外,雖然營養保健食品是仙樂健康的主要業務,但公司生產的核心產品之一軟膠囊,在公司遞交IPO材料后,被檢查出霉菌和酵母超標7倍有余。
疑向前子公司輸送利益
《電鰻快報》注意到,2016年,仙樂健康向前一年度子公司廣東千林銷售商品整體價格,明顯低于非關聯第三方價格,存在利益輸送嫌疑。
2014年、2015年度,廣東千林為仙樂健康合并范圍內子公司。2016年1月份,仙樂健康將廣東千林正式出售給PFIZER CONSUMER HEALTHCARE LIMITED,因出售子公司時間未超過1年,2016年度,公司與廣東千林交易作為關聯交易披露。
仙樂健康向廣東千林銷售產品主要為軟膠囊、片劑、粉劑等,2014年-2016年,銷售金額分別為7642.38萬元、7504.02萬元、6819.14萬元。
2016年度,仙樂健康向廣東千林銷售的軟膠囊、片劑(非氨糖類)、片劑(氨糖類),占向廣東千林銷售總額比例分別為37.49%、37.39%、10.63%。以此計算,上述產品銷售金額分別約為2556.49萬元、2549.68萬元、724.87萬元。當期,仙樂健康向廣東千林銷售上述產品比非關聯第三方價格分別低11.81%、7.05%、1.37%,按此計算,則低于非關聯第三方銷售價格金額分別約為301.92萬元、179.75萬元、9.93萬元,合計491.6萬元。
2016年度,仙樂健康向廣東千林銷售的粉劑(包)、粉劑(罐)、粉劑(盒)占比分別為1.09%、7.33%、6.07%。以此計算,銷售金額分別約為74.33萬元、499.84萬元、413.92萬元。同期,公司向廣東千林銷售的上述粉劑產品,相對于非關聯第三方價格差異分別為6.78%、4.79%、-2.9%,差異金額分別約為5.03萬元、23.94萬元、-12萬元,合計高于非關聯第三方價格金額約16.97萬元。
從上述情況可以看出,2016年度,仙樂健康向廣東千林銷售上述產品價格,相對于非關聯第三方價格,金額共計少出約474.63萬元。
仙樂健康對此的解釋為,銷售略有單價有差異的原因,主要系銷售品種不完全相同,相同劑型不同品種的原材料成分和比例不完全相同所致,公司向廣東千林銷售的價格與向非關聯方第三方客戶銷售的價格對比無顯著差異。
仙樂健康與廣東千林的淵源起始于2013年。
2013年11月,仙樂健康控股股東廣東光輝與仙樂有限(仙樂健康前身)簽署《股東轉讓出資合同書》,廣東光輝將所持廣東千林100%股權轉讓給仙樂有限,轉讓價格僅為1,710.76萬元。
2015年9月,仙樂健康與PFIZER CONSUMER HEALTHCARE LIMITED(瑞輝制藥子公司)簽署協議,將所持廣東千林全部股權以約1.44億美元價格出售給后者,工商變更手續于2016年1月份完成。
2015年12月1日,仙樂健康與廣東千林簽署了《生產與供應主協議》、《供銷協議》(約定從交割日起仙樂健康向廣東千林生產并供應產品,期限十年),與PFIZER CONSUMER HEALTHCARE LTD.、廣東千林簽署了《產品升級協議》(約定仙樂健康繼續為廣東千林提供產品升級和改良的技術服務),同時確認上述協議與股權轉讓協議及其附屬協議生效。
2016年-2017年,仙樂健康向第一大客戶Pfizer Inc (PFIZER CONSUMER HEALTHCARE LTD 母公司)銷售金額分別為1.29億元、1.84億元,遠高于向第二大客戶銷售額度。
產品霉菌和酵母超標7倍 保健產品不保健
2019年2月2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2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仙樂健康產品上榜。
通告顯示,北京開心人大藥房有限公司勁松店銷售的標稱廣東省仙樂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活力來濃縮磷脂軟膠囊,霉菌和酵母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
仙樂健康生產的上述濃縮磷脂軟膠囊,為輔助降血脂產品,生產日期為2017年8月19日,不合格項目為霉菌和酵母,該產品檢驗結果為380CFU/g,而標準值為≤50CFU/g。
從上述情況可以看出,仙樂健康生產的上述濃縮磷脂軟膠囊,霉菌和酵母超標7倍有余。
霉菌和酵母是自然界中常見的真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霉菌和酵母污染可使產品腐敗變質,破壞產品的色、香、味,降低其食用價值。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表示,本次抽檢不合格產品執行的標準是《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保健食品》(GB 16740—2014),該標準中規定,霉菌和酵母不得超過50CFU/g或50CFU/mL。霉菌和酵母超標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污染,或者是產品存儲、運輸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流通環節抽取的樣品被污染。
汕頭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向仙樂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送達了不合格報告并進行了現場核查。經查,該公司共生產上述批次產品115瓶,留樣19瓶,售出96瓶,無庫存。汕頭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企業召回產品,企業積極配合,召回72瓶并取用其中7瓶用于檢驗研判,余下65瓶已由汕頭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監督銷毀。
仙樂健康查找原因,認為是磷脂形態與酵母菌相似而產生計數干擾,實為檢驗方法未完善,已申報修訂企標增加染色鑒別并取得廣東省食品安全學會審核通過。
《電鰻快報》注意到,軟膠囊系列產品為公司的核心劑型。2015年-2018年上半年,公司軟膠囊收入分別為4.89億元、4.66億元、8億元、4.32億元,占比分別為均超過50%。
公司軟膠囊主要包括魚油軟膠囊、鱈魚肝油軟膠囊、維生素軟膠囊、輔酶Q10 軟膠囊、濃縮磷脂軟膠囊等產品。
既然仙樂健康認為是磷脂形態與酵母菌相似而產生計數干擾,實為檢驗方法未完善,此前,那么公司是否注意到磷脂形態與酵母菌相似的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電鰻快報》向仙樂健康發送郵件進行求證,截止發稿時,尚未收到回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