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6 09:56 | 來源:新浪汽車編譯 | 作者:張晶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歐洲汽車新聞網報道,日產新任首席執行官內田誠(MakotoUchida)肩負著打造“新日產”的使命。他以“做有意義的事、努力掙錢”在公司內部享有盛名。同時,他對總部說“不”...
據歐洲汽車新聞網報道,日產新任首席執行官內田誠(Makoto Uchida)肩負著打造“新日產”的使命。他以“做有意義的事、努力掙錢”在公司內部享有盛名。同時,他對總部說“不”的行事風格可能是帶領日產走出當前困境的必要條件。
現年55歲的內田誠有豐富的汽車企業管理經驗。2003年加盟日產汽車公司,在日產汽車公司和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采購部門工作多年。2018年4月,內田誠從關潤手中接過東風有限總裁一職,幫助日產汽車在中國開展業務,并升任日產汽車高級副總裁;5月,他被任命為日產中國管理委員會主席。
在接管中國市場后,他很快發現了這個地區的部門陷入了與總部的僵局之中。日產汽車總部此前已下令,其中國市場的汽車必須遵循日產汽車的全球智能聯網技術標準。但當地員工認為,中國國內的智能網聯技術更為先進,盡管企業希望實現全球標準化,但該公司應該朝著中國這個方向發展。內田誠仔細研究了這件事后,得出的結論是:他的中國本土團隊是對的,而總部錯了。
據與內田誠一起工作的同事評價道,“一旦他確信是正確的,就會與總部進行爭論,以確保總部明白我們需要什么以及我們為什么需要這些,并為國內員工提供以不同的方式做事的資源。內田誠不會屈服于日產總部的要求。他認為,這些地區會取得成果,總部應該就支持這些地區。他有實力和經驗去嘗試不同的東西。他將成為一個非常不同類型的CEO。”
內田誠的做事風格可能預示著陷入困境的日產及其在北美、南美、歐洲和其他地區的業務將得到改善。內部人士表示,內田在年輕時曾是一名神學院學生,他是一名務實的盈利性堅持者,對遠大的數字目標持懷疑態度,并準備打破地區獨立于總部的局面。
這是日產汽車近年來遇到的一個麻煩。19年來,在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的領導下,甚至在他的繼任者西川廣人(Hiroto Saikawa)的領導下,當地市場都是按總部的要求行事。日產最大的市場美國一度完成了總部設定的激進市場份額。然而這種做法盡管提升了銷量,但犧牲了利潤率,讓眾多零售商和管理高層人士對公司產生了不滿。
日產任命三位不太知名的高層,包括內田誠擔任日產汽車CEO,三菱汽車現任COO古普塔(Ashwani Gupta)出任日產汽車COO,三菱汽車現任高級副總裁關潤(Jun Seki)擔任日產汽車副COO,就是為了實現日產董事長木村泰司(Yasushi Kimura)所提出的“新日產”使命。
新任命的三大搞成將組成一個更年輕、具有國際視野、致力于與聯盟合作伙伴雷諾緩和矛盾關系的管理團隊。或許更重要的是,在戈恩備受爭議的被捕事件以及隨之而來的日產高層持續動蕩過去一年之后,這是一個沒有受到丑聞影響的團隊。
去年11月,日產董事長以及雷諾日產聯盟領頭人戈恩因涉嫌過少申報自身報酬、違反《金融商品交易法》被東京地方檢察院特搜部抓捕后,日產陷入困境,業績不斷下滑,高層不斷流失。由于戈恩的被捕極具爭議,日產和雷諾的關系也不斷惡化。
內田誠上任后,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可能是再次打破日產總部的期望。他繼承了前CEO西川廣人制定的公司中期計劃。但上周,日產董事長木村泰司(Yasushi Kimura)明確表示,新團隊可以自由地為這家陷入困境的汽車制造商規劃自己的復蘇路線。一位熟悉董事會想法的人士說,一些董事認為有必要制定一份全新的中期商業計劃。
這位人士表示:“新CEO可能不得不制定一項新計劃,因為現有的計劃可能不再有效。對這個問題的評估將是其首先要回答的問題之一。”
事實上,內田和古普塔被特別“挑選”出來擔任高層,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為日產開啟一個全新的開始,打破前董事長戈恩因金融不當行為而被捕,以及西川廣人因自己的薪酬丑聞突然離職所造成的的公司陷入的困境。
日產董事長木村泰司表示:“我們挑選了一些能夠強有力地代表新日產的人。”
批評人士表示,不能對總部說“不”是導致日產陷入當前財務困境的原因,其標志是利潤枯竭的激勵措施和批量銷售,最終削弱了全球收益。北美市場的業務沖擊導致了業績緊縮,幾乎抹去了公司最近一個季度的利潤。
根據公布的數據,2019財年第一財季日產公司銷售額同比減少12.7%;凈利潤僅64億日元,同比下跌94.5%;而第二季度狀況持續惡化,全球營業利潤同比下滑98.5%,為16億日元。這也是該公司最近十年的四半期決算里,最差的一次業績表現。日產預計,2019財年全年凈利潤還將減少近一半。
在截止2019年3月31日的2018財年,日產營業利潤為3,182億日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4.6%,為十年來新低。同時,日產預測,在截至2020年3月的2019財年,預計營業利潤將相比2018財年再下滑28%,至2300億日元(合21億美元),而凈利潤接近腰斬下滑47%,達到1700億日元(約合15.3億美元)。
日產認為,造成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多年來,在戈恩擔任首席執行官期間設定的激進目標下,該公司一直依靠大幅折扣以擴大市場份額,尤其是在美國市場,但忽視了利潤率。
在中國市場,內田誠曾拒絕日產總部設定的電動汽車銷售目標,因為本地團隊深知這些目標是不現實的。
“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執行的,”一位內部人士在談到來自總部的銷售目標時說。“如果我們這樣做,將不得不犧牲很多盈利能力。他(內田誠)說服公司收回了制定的電動車市場份額目標,以便我們專注于盈利的、可持續的業績增長。”
中國已多年是日產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2018年,日產汽車全年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為156.4萬輛,同比增長2.9%,已連續6年創歷史新高。今年1-6月保持了穩定的增長,日產汽車1-6月銷量保持穩定,在華累計銷量為718,268臺。
日產汽車提名委員會主席豐田正和(MasakazuToyoda)表示,未來的工作“對公司來說最為重要的是恢復計劃。應該恢復業績,這是我們正在解決的最大挑戰。”
今年5月,西川廣人為了提振業績,推動日產啟動了重組計劃,到2022年在全球范圍內裁員12500人,同時進行10%的產能削減和優化,以扭轉未來四年獲利銳減的局面。
日產預計,到2022年3月31日結束的財年度,情況將有所改善。但也縮減了這段時期的最初目標,計劃到2022年將營業利潤率達到6%,而不是之前設定的8%目標;營收目標設定為14.5萬億日元(合1,308.4億美元),低于此前16.5萬億日元(合1,488.9億美元)的目標。然而,在截至6月30日的這一財季,營業利潤率僅為0.1%。
內田誠和古普塔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調整發展路線。他們最遲將于明年1月1日就任新職。日產臨時首席執行官山內康弘(Yasuhiro Yamauchi)將繼續任職,直至交接完成。
當然,內田誠領導的新團隊也需要時間重新評估形勢。內田誠和古普塔都以顯著的方式打破了日本傳統的企業文化。他們相對年輕,擁有國際視野,而且都是在職業生涯中期進入公司,而不是直接從大學畢業就被招進公司的終身員工。內田于2003年加入本田,古普塔于2006年加入。
至關重要的是,這兩人都對日產與聯盟伙伴雷諾關系的惡化有所了解。內田誠曾任聯盟采購副總裁,還曾在雷諾韓國分公司雷諾三星汽車(Renault Samsung Motors)工作過一段時間。
古普塔是印度人,他加入聯盟時是雷諾在印度的采購總經理,也是該聯盟聯合輕型商用車業務的全球負責人。古普塔同時還是雷諾-日產聯盟第三大合作伙伴三菱汽車的首席運營官,他在今年才被派往三菱,接替在戈恩事件后離職的另一位日產前高管特雷弗·曼恩(TrevorMann)。
另外一個高層,副首席運營官關潤也將為日產得高層團隊增加一絲連續性。在今年被上任雷諾-日產-三菱汽車聯盟高級副總裁之前,關潤一直是日產在中國業務的領頭人。在日產新任命的三大高層中,關潤有著最深的日產血統。
以內田誠為中心的高層,面臨著一個艱巨的任務清單。他們必須重啟新的戰略,以恢復利潤率,并重建與雷諾的的聯盟關系,當然雷諾自身也面臨著調整,最近剛剛任命了新的CEO。
至關重要的是,內田和古普塔都沒有在日產至關重要的美國業務中任職。在某些方面,這可能被視為一種障礙。但內田誠并不一定如此,他重視各個區域市場的獨立性。他在中國的同事表示:“他非常非常想了解自己做出的每一個決定的細節。但他也給了當地團隊很大的自由。”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