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2 09:38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伴隨著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改革順利落地,科技創新與資本市場的對接愈發暢通。而科創板與科創企業“同宗同源”,服務起來自然頗為得心應手。
主持人劉偉杰:10月20日,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在“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資本市場助力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論壇”上指出,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將緊緊抓住多層次市場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這條主線,進一步完善制度機制安排,暢通科技創新與資本市場對接渠道。針對“暢通科技創新與資本市場對接渠道”以及證監會下一步重點工作,本報采訪了業內專家進行解讀和分析。
本報記者張歆
伴隨著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改革順利落地,科技創新與資本市場的對接愈發暢通。而科創板與科創企業“同宗同源”,服務起來自然頗為得心應手。
“科創板已上市公司在進入持續監管階段后,從兩方面入手能夠進一步提升科創板對于科創企業的服務能力。”第一創業證券承銷保薦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經理李興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是建立完善科創板再融資、并購重組、分拆上市等制度規則,發揮科創板再融資功能,提高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信息披露方面,上市公司應當積極建立與境內投資者、監管機構及上交所的有效溝通渠道,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10月20日,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在“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資本市場助力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論壇”上指出,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具有較強的開創性和突破性:一是突出科創定位。主要服務于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創企業。已上市的34家科創板公司“科創”屬性比較突出,與數字經濟直接相關的信息技術、網絡通信、軟件服務類企業合計19家,融資343億元。在審企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占比達三分之一,位列各行業之首。二是企業類型更加多元。科創板設置了多套上市標準,允許未盈利、特殊股權結構和紅籌等類型企業發行上市。三是基礎制度更加市場化。從實施效果看,相關制度安排提升了資源配置效率,初步經受住了市場考驗。
李興剛表示,已上市的34家科創板公司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業務,研發投入也遠高于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科創成色足”。以2018年度為例,已上市的科創板企業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平均為12.74%。同時,科創板市場對于科創企業的包容性仍在不斷提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上市標準的選擇。科創板共有五套上市標準,弱化了盈利指標,為亟需資金的創新企業提供了融資渠道。從已受理的165家企業看,其中有136家選擇的是上市標準一,可以看出申請企業的選擇還是偏向保守,但截至10月21日,已經陸續有6家醫藥企業選擇專門為新藥研發企業設置的針對預估市值、產品未來空間及核心技術的第五套上市標準,同時監管部門也在積極推動紅籌企業上市;二是對企業類型的放寬。作為科創板首家同股不同權的企業優刻得于9月27日通過上市委發審會,目前已向證監會提交注冊。如果優刻得最終獲得證監會放行,它將成為首家上市的特殊股權結構企業。
前海開源基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科創板公司的科創屬性確實很鮮明,都是符合國家戰略發展方向、具有科技創新水平的公司。為了繼續支持產業升級和結構轉型、促進科技企業發展,未來科創板肯定會繼續堅持其對于科創屬性的要求,并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寶貴的資本。而且,從已經上市或處于流程中的企業情況來看,科創板對于科創企業的包容性是符合預期的,包括沒有持續性盈利要求、允許不同股同權的公司上市、允許在海外注冊的公司上市等等,將來勢必在上市后的服務等方面也會有進一步的支持。例如,科創企業做大做強后有再融資要求,科創板市場肯定會根據情況進行支持。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10月21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監管實踐來看,上交所對于科創板IPO審核的效率非常高,審核周期大幅縮短;一大批科創企業實現直接融資并成為了受益者,這也鼓勵和支持了科創企業的發展。科創板進入常態化發行后,希望能夠保持這種高效的審核速度,容納更多的科創企業,這也是目前科創板當務之急的工作。
在李興剛看來,隨著科創板IPO穩步推進,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注冊制已逐漸被市場接受,科創板企業的投資價值也獲得了市場認可,雖然目前隨著市場逐步回歸理性,個股出現分化,部分股價下跌,但市場投資熱度仍不減。此外,10月12日,MSCI宣布從11月起將科創板上市股票中符合條件的股票將被MSCI納入全球可投資市場指數,這也代表了國際投資市場對科創板的認可。
楊德龍也表示,開市三個月以來,科創板經歷了大幅上漲、然后逐步降溫并回歸理性的過程,這是市場對于科創板認識的必然過程,也是符合預期的。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