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9 09:37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苦修內功頻創佳績的同時,鵬華基金還積極致力于在各領域推動投資者教育活動的創新與深化,促使投資理念的廣泛傳播。今年以來,鵬華基金已相繼在北京、上海、江蘇、廣州等地與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渠道合作伙伴開展“鵬程萬里行權益投資大講堂”系列活動。
隨著基金三季報于10月25日全部披露完畢,備受行業關注的基金公司規模排名也隨之出爐。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剔除貨幣基金與短期理財債券基金,鵬華基金三季度末管理的資產凈值為1573.53億元,相較二季末行業排名提升2位,位列全行業第11名;三季度期間規模增長314.41億元,排名全行業TOP3;相較于二季度末的規模增速為24.97%,在規模超千億的公募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
在今年權益基金加速發展的背景下,鵬華基金堅守長期投資理念,在今年前三季度再創佳績,以亮眼的成績踐行穩利致遠。據銀河證券最新發布的《2019年三季度基金管理人股票投資主動管理能力評價匯總榜單》顯示,鵬華以旗下25只參評權益基金、43.69%的平均股票投資主動管理收益率,在108家納入評價的基金公司中名列第9;與此同時,鵬華基金也是“老十家”陣營中唯一排名前十的基金管理人,同時也是旗下權益類基金參評數量最多(共25只)的基金公司。
今年以來,鵬華基金旗下主動權益基金業績大放異彩,銀河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鵬華基金旗下有21只主動權益類基金年內凈值增長率超過了35%,16只基金年內收益超過了40%,4只基金同期收益超過60%。業績表現得益于鵬華基金對基本面研究的長期專注,尤其在權益投資領域,堅持合理估值、有效成長、配比風險、穩健增值的權益投資方法,堅信投資于價值型的公司能夠獲得長期回報,堅信投資于“有效成長”的公司可以分享企業長期增長所帶來的超額回報,堅信市場并非充分有效,長期嚴謹深入的基本面研究是投資的出發點,堅信優化配置能夠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性,穩定積累有助于獲得長期穩健增值。
鵬華基金副總裁高鵬:長期投資,穩利致遠,持續為投資者創造價值
優異業績的背后,是鵬華基金投研團隊對基本面深入研究的堅持,以及投研理念的一以貫之。近日,鵬華基金副總裁高鵬在“鵬華基金鵬友會三季度業績巡禮會”上表示,鵬華基金長期以來始終堅持長期投資、穩利致遠的投資理念,立足于為投資者持續創造價值。
具體而言,鵬華基金權益投研團隊堅持研究發現價值,堅持深入的基本面研究,堅持獨立的價值判斷;通過構建嚴謹、完整的投研體系,形成可持續的基本面投研實力,力求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下,洞悉市場基本面變化,尋找符合產業和社會發展方向,且具備持續競爭優勢和良好盈利能力的最優投資標的,為投資者創造長期價值。
在苦修內功頻創佳績的同時,鵬華基金還積極致力于在各領域推動投資者教育活動的創新與深化,促使投資理念的廣泛傳播。今年以來,鵬華基金已相繼在北京、上海、江蘇、廣州等地與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渠道合作伙伴開展“鵬程萬里行權益投資大講堂”系列活動。
據統計,該系列活動現已累計舉辦近20場,覆蓋客戶超過4000人。鵬華基金大講堂通過邀請內部資深投研人員以及業內頂尖專家出席,就“如何配置核心資產”等投資者關心熱點問題開展深入研討,助力客戶建立更科學更系統的投資理念與方法。鵬程萬里行通過一座座城市,一場場活動的積累,為持有人傳遞資產配置的知識橋梁,也進一步在客戶心目中根植鵬華的投教服務。
鵬華基金副總裁高鵬表示,主動投資能力是基金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鵬華基金將積極響應監管要求,多方面積極打造主動投資能力,始終堅持長期投資、穩利致遠,持續為投資者創造價值,為推動權益類基金的大發展貢獻自身的力量。
鵬華基金權益投資總監冀洪濤:受益資產荒,核心資產預計將享受估值溢價
關于當前市場的現狀及后市投資機會,鵬華基金總裁助理、權益投資總監、董事總經理(MD)冀洪濤日前在“鵬華基金鵬友會三季度業績巡禮會”上,發表了《權益投資框架及未來投資展望》的主題演講。
冀洪濤表示,回溯A股市場的成長史,從主板上證綜指、深成指,到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層次逐步完善;自A股成立以來的幾輪牛市中,領漲指數不斷變化,分別為上證綜指(90年代)——深成指(06-07)——創業板指(12-15)——上證50(16-今)。每輪牛市的領漲板塊都有不同,代表了不同時期主導產業的變遷:
階段(1):1997年人均年總收入突破了5000元大關。收入提升直接催生了當時城鄉居民的消費升級訴求,在“老三件”(手表、自行車、縫紉機)逐漸普及后,以“新三件”(彩電、冰箱、洗衣機)為代表的家電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睞,成為這一時期的消費主流。
階段(2):2000-2010年,我國20-39歲住房剛需人群達到階段頂峰,住房消費需求隨之集中釋放,帶來城鎮化率加速提升。這一時期,地產及其產業鏈成為經濟增長的絕對主力。
階段(3):2012年開始,移動互聯浪潮起于以手機為代表的智能終端的崛起,并迅速向其他領域蔓延。
階段(4):供給側改革加速行業集中度提升,龍頭公司溢價能力改善,同時居民消費升級驅動中高端產品擴張,市場投資風格也有利于價值龍頭表現。
不同的經濟時代背景都有被打上其烙印的主導產業誕生,而主導產業的崛起又往往孕育著巨大的投資機會,A股市場往往是產業變遷的最好映射。對標海外,從美國市場行業市值占比的發展規律看:(1)信息技術、醫療保健等技術驅動的行業,具備明顯的長期擴張趨勢;(2)核心/非核心消費、金融地產等跟隨社會趨勢的發展,整體占比保持穩定。
近年來,A股市場取得的制度化成就有目共睹,從IPO常態化到有效規范再融資、大宗交易及重要股東增減持,積極引入境外資金及長線資金入場,監管政策日益完善。投資者結構上,機構投資者的交易比重在逐漸上升(特別是在2017年機構投資者取得明顯正收益的背景下),近期的偏股型基金的發行顯著上升,境外資金也在不斷加碼入場。隨著投資結構的變化,定價權也在悄然發生改變,機構特征有所加強。
冀洪濤進一步指出,從歷史表現來看,股票基金比債券基金更賺錢;拉長時間周期來看,A股投資中,3年是個比較好的周期。展望下一個市場周期,全球負利率資產規模創新高,“資產荒”卷土重來,背后是實體回報率的再度下行,全球市場和國內市場均面臨類似困境。2019年3季度社融持續超預期,貸款結構改善,寬信用政策有初步效果,中美貿易摩擦緩解,經濟有望觸底反彈。目前周期類公司低估明顯,成長股獲得超額收益相對高一些。而機構投資者的社會價值就在于給予資產定價,同時給予優秀企業溢價。
展望四季度,冀洪濤認為,今年四季度或將維持震蕩,A股在全球權益資產中有較高的性價比,指數整體向下空間有限。經濟尋底過程中,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需要確認,向上突破需要等待時機。配置方向上:(1)受益“資產荒”效應的核心資產預計將延續享受一定的估值溢價,尤其三季報報延續強勢的業績確定性公司;(2)隨著經濟觸底,具有全球核心競爭力的周期成長類板塊有估值修復空間,如水泥、工程機械、化工龍頭;(3)弱周期成長類行業(電子、醫藥)漲幅客觀,更關注自下而上,為來年布局。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