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1 04:25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盛波 | [新三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對于新三板全市場的掛牌公司而言,此次精選層政策除了融資、交易、信披等配套制度一并到位之外,最具誘惑力的在于“轉板機制”。根據轉板機制安排,滿足一定條件的精選層企業將可直接對接交易所市場,發行、交易、信息披露、監管要求將向交易所市場看齊。
上周五,證監會宣布啟動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五大改革方向中,精選層的改革被排在了首位,前兩大改革方向均涉及精選層:“完善市場分層,設立精選層,配套形成交易、投資者適當性、信息披露、監督管理等差異化制度體系。建立轉板上市機制,在精選層掛牌一定期限,且符合交易所上市條件和相關規定的企業,可以直接轉板上市。”
這幾年,精選層的改革被業界視為整個新三板市場改革之“錨”,期望和呼聲非常高,如今眼看精選層政策將要落地,無疑成為了整個市場最吸引眼球的焦點。什么樣的掛牌公司能夠進入精選層,也引發了業界的大猜想。
市場之“錨”
全國股轉系統新聞發言人表示,改革后,新三板將形成“精選層、創新層和基礎層”的市場結構。全國股轉系統將通過轉板、發行、交易、投資者適當性等差異化制度安排,提升新三板的融資功能和定價能力,改善市場流動性,發揮精選層的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創新層和基礎層企業成長升級,提升掛牌公司質量、規范培育中小企業,促進新三板實現投融資平衡、形成良好市場生態。
目前,全國股轉系統已成立負責公開發行并進入精選層審查的部門,配備了專職審查人員,近期還將啟動內外部審查專家遴選工作。
對于新三板全市場的掛牌公司而言,此次精選層政策除了融資、交易、信披等配套制度一并到位之外,最具誘惑力的在于“轉板機制”。根據轉板機制安排,滿足一定條件的精選層企業將可直接對接交易所市場,發行、交易、信息披露、監管要求將向交易所市場看齊。這就意味著,進入精選層的審核程序類似“小IPO”。
早在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范小云提出的《關于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增設“精選層”的提案》中,提及精選層設立的好處:精選層投資者多了,交易活躍,就可以產生相對公允的市場價格,而精選層企業的價格就會成為創新層、基礎層企業價值的參考標準,精選層的估值就會成為整個新三板市場的“錨”,形成新三板市場自己的估值體系,不用再去參考A股市場的估值體系。
遴選標準
哪些掛牌公司能夠進入精選層,成為新三板深改新政發布以來,整個市場熱議的話題,引發了新三板業界的大猜想。
證監會宣布新三板全面深度改革后的第一個交易日,長期在800點以下低位徘徊的新三板做市指數,開盤半個小時后就重回800點之上,多只做市指數成分個股表現出色,更有不少做市股止跌回漲。多位業內資深人士認為,除了重大改革利好的刺激,使部分超跌個股反彈,以及場內閑資搶籌等因素之外,市場博弈精選層朦朧預期利好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多位專家表示,如果推出精選層,可以從創新層中優中選優,并著重從盈利能力、成長性、市場認可三個維度選擇。
銀泰證券股轉系統業務部總經理新三板張可亮認為,精選層可參考科創板條件,要有一套盈利、市值標準。“精選層可能跟科創板差不多,會有幾套標準。比如市值標準,科創板最低標準是10億元,那么精選層會低一些,也可能會有重合。精選層的投資者門檻可能會低些,不然投資者數量過少的話,連續競價交易的活躍度會受到影響。”
新三板知名評論人周運南則更加細致地從新三板創新層、科創板、創業板錯位競爭和相互補充的角度來推演精選層的遴選標準。“新三板精選層的標準應該高于現有創新層標準,低于科創板標準和未來創業板注冊制的標準,行業應該和創新層對行業的要求基本一致。”
“由于精選層是個新生事物,很多新三板的頭部企業特別是符合A股IPO標準的企業可能會繼續排隊IPO,或者對精選層先觀望,所以首批掛牌精選層的企業可能是暫時無法赴A股IPO的新三板頭部企業中的優質企業。首批企業大概在30家至50家,明年內掛牌100家。”周運南說。
《電鰻快報》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