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5 09:50 | 來源:數據寶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證券時報·統計顯示,截至11月4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已受理171家企業科創板上市申請,審核通過84家,成功上市41家,占2019年所有A股新上市公司數量的27.9%。
股價平均漲超80%,超440萬股民入場!科創板曬成績,凈利平均增四成,研發投入占比超一成
范璐媛 數據寶
去年11月5日,國家領導人在首屆進博會上宣布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7月22日,科創板正式運行,首批25家公司鳴鑼上市。運行一百余日來,科創板整體運行平穩,企業過會效率顯著提升,投資者參與熱情高漲,上市公司業績表現優異,市場估值漸趨理性。
首發上市平均用時4個月
證券時報·統計顯示,截至11月4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已受理171家企業科創板上市申請,審核通過84家,成功上市41家,占2019年所有A股新上市公司數量的27.9%。
已上市的41家科創板公司從申請受理到首發上市平均用時137日,比年內A股其他版塊上市公司的平均用時縮短了503日,注冊制下科創板發行上市大幅提速。171家申報企業中,采用“上市標準一”申報的企業有138家,占比82%。
分行業來看,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申報企業共有69家,占比最高;生物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申報企業分別有41家和26家,排名其次。
六成公司首發市盈率不足50倍
一級市場上,已的41家上市公司累計募資超544億元,募資金額小于10億元小型項目占比一半,中國通號(7.600, -0.08, -1.04%)以105億元的募資金額傲居榜首,占募資總額的20%。從發行定價來看,已上市的41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平均首發市盈率63.15倍,市盈率中位數48.5倍。
統計顯示,六成上市公司首發市盈率在50倍之下。中國通號首發市盈率18.8倍,為所有個股中最低。
橫向來看,科創板上市公司首發市盈率相對于行業市盈率溢價幅度中位數為31%。中國通號、晶豐明源(64.830, -3.05, -4.49%)、賽諾醫療(19.060, -1.25, -6.15%)等6股發行市盈率低于行業市盈率,科創板公司首發估值基本符合市場預期,新股市場化定價執行效果較好。
科創板交易漸趨理性
根據上交所的數據,截至10月底開通科創板交易權限的投資者已超440萬,較4個月前增長了37%,科創板正式開板以來入場者數量大幅提升。
成交方面,資金在新股上市首日充分博弈,日均換手率76%,上市次日后并未出現暴漲暴跌的情形。開市以來,科創板日均成交額140億元,占同期滬深兩市成交額的3%,交易活躍度較高。
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創板交易漸趨理性。10月科創板日均成交69.36億元,比8月和9月的日均成交額分別減少了66%和16.84%,在A股總成交額的平均占比降至1.39%,逐步向科創板上市公司總市值在A股的占比靠攏。
平均研發投入占比超一成
今年前三季度41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合計研發投入41.61億元,研發投入在營業收入中平均占比超12%,與上年基本持平,比同期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平均研發投入水平高近6個百分點。
個股方面,虹軟科技(42.030, -2.60, -5.83%)、山石網科(40.700, -3.28, -7.46%)、微芯生物(51.860, -2.24, -4.14%)的研發投入力度均超過30%。26股研發投入力度較2018年年報水平上升,新光光電(41.400, -1.58, -3.68%)、航天宏圖(37.880, -0.92, -2.37%)、天準科技(27.500, -0.95, -3.34%)和熱景生物(47.670, -1.52, -3.09%)研發投入力度較上年末增長了5個百分點以上。
科創板上市公司的研發屬性還體現在員工構成上。去年年報顯示,41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累計擁有超1.2萬名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20%。
晶晨股份(54.840, -1.17, -2.09%)、瀾起科技(62.400, 0.66, 1.07%)、樂鑫科技(136.800, -0.90, -0.65%)等7家公司研發人員占比超過了公司員工總數的50%。
兩成個股前三季凈利潤同比翻番
今年前三季度41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691億元,同比增長13.6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5.81億元,同比增長40%,成長性遠超A股整體水平。
30股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雙增,傳音控股(40.890, -1.89, -4.42%)、中微公司(69.390, -1.40, -1.98%)、交控科技(34.320, -1.43, -4.00%)等8股凈利潤同比翻番,山石網科、航天宏圖同比扭虧,所有公司均實現盈利,延續了科創板較高的業績成長性。
41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中,9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營收邁入十億元大關,20家公司凈利潤過億元。從盈利能力來看,科創板上市公司三季報年化凈資產收益率中位數為10.92%,高于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中位數7.26%和創業板上市公司的中位數8.6%,盈利能力更強。
上市首日平均上漲150%
截至11月4日,41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的總市值達5911億元,19家公司總市值超過100億元。中國通號、瀾起科技總市值超過600億元,合計占到科創板上市公司總市值的24%。
從市場表現來看,科創板公司上市首日平均漲幅近150%,安集科技(112.840, -1.15, -1.01%)、微芯生物和申聯生物(19.550, -1.50, -7.13%)三股上市首日股價漲幅超過300%,新股的造富效應明顯;上市次日后,隨著交易情緒逐漸恢復理性,大多數上市公司股價回調,走勢出現分化。
截至11月4日,科創板41家上市公司最新收盤價較發行價全部上漲,平均漲幅85%。雖未出現新股破發現象,但新股累計漲幅已出現大幅度分化。
其中,14股的最新股價較發行價翻番,占比34%。南微醫學(179.230, -3.57, -1.95%)以248.52%的總漲幅問鼎科創板總漲幅冠軍。上市次日以來南微醫學股價的最大回撤幅度僅有21%,收盤價屢創新高。12股上市以來股價漲幅不足50%,占比29%,天準科技、昊海生科(90.890, -6.39, -6.57%)等6股最新價較發行價的漲幅已不足20%。
可以看出,多數科創板新股上市首日的表現顯著優于其后的走勢。不過隨著投資情緒漸趨理性,市場炒新情緒也開始降溫。
最新上市的個股中,寶蘭德(87.980, -5.72, -6.10%)和杰普特(46.410, -2.89, -5.86%)上市首日的漲幅分別僅有26%和34%,創下了科創板公司上市首日漲幅新低。
責任編輯:常福強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