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6 14:45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一筆失敗的投資
今年以來股票復牌后遭遇40多個一字跌停的*ST信威,因為四年前的一次股價下挫,致公司昔日第一大流通股東方與當時的操盤手之間糾紛再起。
證券時報記者得到的一份《民事判決書》顯示,此前的委托理財方楊敏作為原告,將知名私募倚天投資總經理葉飛訴諸法院,要求賠償近3億元。法院方面日前做出明確判決,部分支持楊敏的訴訟請求,要求葉飛在判決生效之日30日內賠償楊敏損失本金2.224億元。
肇始于委托理財
事情的起因是一起委托理財,而這筆理財最重要的投資標的便是*ST信威。
2015年4月,楊敏與葉飛簽訂委托理財協議書,約定楊敏投入資金委托葉飛證券理財投資,期限3個月,楊敏開立投資交易產品的交易賬戶和銀行第三方存管業務、網上電子銀行,銀行賬戶資料和密碼、資金劃轉支付全權由楊敏負責;投資交易賬戶及密碼交由葉飛管理。
葉飛,現任倚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其管理的基金業績曾一度超過澤熙投資徐翔。楊敏則是江蘇的地產大亨,曾是某香港上市公司前任董事會主席。
協議簽署后,很快楊敏便向賬戶投入資本金3.05億元,并將投資交易賬戶和密碼交給葉飛管理,委托葉飛證券理財投資。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得的信息是,交易賬戶包括多個,其中海通證券交易賬戶賬戶姓名為楊謙(楊謙為楊敏之子,是*ST信威2015年半年報中第一大流通股東,不過在2015年三季報中又火速撤退),中融信托交易賬戶的賬戶姓名則為楊敏。
受托之后,葉飛將投資的重點瞄向了*ST信威(簡稱時為信威集團)。記者聯系到葉飛本人,他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當時某券商的研究員介紹他去了*ST信威進行調研,時任董秘進行接待時描繪了公司的美好愿景,加上*ST信威當時流通股本較小,2015年前后股性活躍,軍工等熱點概念加身,這些都吸引了葉飛的重倉介入。
一筆失敗的投資
在2015年葉飛對*ST信威建倉及投資期間,進行了多筆買入、賣出雙向操作。不過,從2015年6月下旬開始,*ST信威出現連續巨幅陰跌,葉飛部分操作遭遇折戟。更為嚴重的是,*ST信威的股價異動引起了監管注意。證監會很快宣布,由于涉嫌操縱*ST信威等股票價格,葉飛被沒收違法所得663.8萬元,并處以1991萬元罰款。
此次處罰,成為本次楊敏狀告葉飛索賠的重要證據之一。楊敏認為,葉飛在投資中不遵守委托理財協議書,并違法違規,負有完全過錯,致使楊敏遭受損失。投資交易賬戶內資本金受損后的余額為2700萬元時,葉飛向楊敏承諾于2016年4月前保證該賬戶內資本金余額超過2.05億元,否則賠償差額部分損失。不過葉飛承諾到期后,賬戶內資本金余額仍沒有增加。
對此,葉飛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自己承諾的前提是,楊敏提供5億本金給葉飛投資操作賬戶資金,承諾函中還提到,楊敏提供5億資本金給自己用于證券市場投資,但是截止到2015年7月11日,已經兌現3.05億元,仍有1.95億元沒有履行兌付義務。“現在不少私募都在從事委托理財業務,但是一般沒有誰會主動去賠償損失,我完全是出于對自己的信心和做人的本分,才承諾了補償。這一金主正是利用自己主動承諾補償損失的信譽,來提出的索賠要求。”
雙方僵持之下,楊敏與葉飛這對昔日寄望于在資本市場中淘金分羹的合作方終于對簿公堂。根據記者最新獲悉的判決書,葉飛需賠償楊敏損失本金2.224億元。
對于*ST信威的投資,葉飛承認了告敗。“多數情況下,我個人對市場的判斷還是比較精準的,比如今年10月消費稅新政挫傷白酒股股價時,自己就斷言‘茅臺為首的高端白酒挺過了塑化劑、挺過了反腐,未來會比現在還便宜嗎’,并于10月重倉了5000萬元山西汾酒,目前收益20%以上。”但葉飛也指出,“*ST信威一戰確實明確告敗,自己今后防忽悠的意識將進一步鍛煉與提升。”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