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7 08:41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作者:孫翔峰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該公司是國內醫用生物材料領域知名企業,按照6日收盤價計算,動態市盈率約為41倍,而其港股市盈率在18倍左右。比價效應之下,公司估值回歸在情理之內。
6日,科創板上市公司昊海生科盤中“破發”、久日新材收盤價“破發”。市場人士認為,新股發行定價偏高成為“破發”主要動因,新股定價有望回歸理性。科創板保薦跟投等機制有效促進新股價值回歸過程,“破發”應是科創板實行市場化定價改革后的正常現象。
定價偏高成“破發”主因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在高度市場化的詢價定價機制下,科創板高效建立并開市,機構對科創板的投資熱情高漲,導致不少企業發行價較高。此外,科創板發展迅速,開市后二級市場熱度不減。加快軟著陸,過渡到相對平穩成熟階段,有利于增加對企業基本面及估值的理性認識。
亦有券商投行人士分析,從基本面看,“破發”個股并未出現糟糕的情況,首發定價偏高成為“破發”主因。
比如昊海生科,該公司是國內醫用生物材料領域知名企業,按照6日收盤價計算,動態市盈率約為41倍,而其港股市盈率在18倍左右。比價效應之下,公司估值回歸在情理之內。
同樣,久日新材的發行定價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處于較高水平。久日新材原本在新三板掛牌,不久前摘牌時總市值為19.93億元。即便當前公司股價“破發”,總市值仍接近75億元。另外,久日新材在A股市場發行價為66.68元/股,對應發行市盈率為42.16倍,高出同期行業平均市盈率1倍以上。
“在市場化定價機制下,出現‘破發’是應有之義。最近幾只個股股價回調較多,大家早有心理預期。”前述券商投行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說。
新股“破發”或常態化
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專家普遍認為,科創板在市場化定價基礎上出現“破發”是正常現象。在市場化水平較高的港股市場,新股上市首日“破發”率接近15%,2018年上半年,港股IPO數量稱雄全球,與之對應的則是近半新股首日“破發”。
在2009年至2012年的新股發行制度改革過程中,大量新股“破發”也曾出現。可見只要采用市場化定價機制,就無法回避“破發”這一話題。
“科創板因機制建設到位,所以更有效率地實現了價值回歸和價格發現。比如市場上一輪集中‘破發’前后經歷了一年半左右時間,而科創板三四個月就實現了,說明機制更有效率。”有專家表示,科創板前五個交易日無漲跌幅限制,此后每個交易日漲跌幅放寬到20%,這些都促使市場價值發現過程提速。
重塑新股發行生態
“對科創板投資者而言,不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都已提前進入新階段,對基本面研究的要求更高,精選是未來主基調。”付立春說。
從微觀層面看,“破發”僅是個股交易過程中價格波動的結果,并不改變個股本身價值。從宏觀層面看,“破發”對新股生態有著重要的積極影響:一方面,約束投行等機構在新股發行定價過程中更加理性;另一方面,有望改變新股炒作帶來的投機惡習,讓市場化定價機制充分發揮作用。
專家稱,從一定程度上而言,“破發”甚至快速“破發”彰顯“買方約束”的巨大作用,說明試點改革市場化的方向是完全正確的。
“新股上市首日‘破發’可能讓網下和網上打新的行為都更合理、謹慎,會把新股發行定價重心下移。這是一種自動調節、自我約束的市場化力量,這種機制正是注冊制和科創板所追求的。”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