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7 08:46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李炳瑤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財經》注意到,單獨來看,祥生醫療的研發情況及技術實力似乎還不錯,具有一定的技術實力,但是,與同行公司比較,該公司的研發費用的絕對金額顯得太少。
???????
???? ?《電鰻快報》文 / 李炳瑤
????????近日,無錫祥生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祥生醫療),科創板IPO成功過會。招股書顯示,祥生醫療是國內較早從事超聲醫學影像設備研發的企業,在行業內具有一定技術優勢和市場地位,目前公司已獲得177項授權專利,多處研發中心,兩百人規模的研發團隊以及參與多項重大科研項目。
????????《電鰻財經》注意到,單獨來看,祥生醫療的研發情況及技術實力似乎還不錯,具有一定的技術實力,但是,與同行公司比較,該公司的研發費用的絕對金額顯得太少。
????????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的報告期內,祥生醫療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826.68萬元、3311.58萬元、4134.54萬元和2240.53萬元,而同行業三家可比公司邁瑞醫療、開立醫療和理邦儀器的平均值則分別達到4.27億元、4.57億元,5.60億元以及3.04億元。
????????由此可見,祥生醫療的研發費用金額不到同行可比公司的十分之一,相差甚遠。事實上,除了絕對金額外,祥生醫療的研發投入占比也落后于同行可比公司。
????????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祥生醫療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6.93%、12.19%、12.65%和14.01%,同行業三家可比公司的平均值則分別為17.39%、15.98%和15.39%和15.61%。由此可見,祥生醫療各報告期的研發費用率均低于同業三家可比公司的平均值。
????????事實上,與整個醫療保健設備行業中的公司比較,祥生醫療的研發費用金額也并不算高,處于行業中比較靠后的位置。
????????《電鰻財經》注意到,祥生醫療研發費用和占比低的原因之一是該產品結構單一,營收來源薄弱。
????????招股書顯示,祥生醫療的營業收入來源于超聲主機、配件及其他、技術服務費三個部分,2016年至2018年,該公司的營收分別為1.67億元、2.72億元和3.27億元。其中,主機產品的營業收入占到九成,尤其是全數字彩超產品的收入占比分別達到75.01%、75.61%和82.30%,而黑白超產品的收入占比則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分別為22.02%、16.23%和14.61%。
????????盡管該公司在回復函中對產品及營收來源單一的原因做了解釋,但該公司的業績難免受季節波動影響,呈現出一季度低、四季度高的季節性波動。報告期內,該公司第一季度的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14.95%、17.79%和16.04%,而第四季度的銷售收入占比則分別達到34.50%、39.80%和35.62%。
????????研發費用和占比不占優,且產品機構單一,祥生醫療未來面臨巨大挑戰。首先來自國外競爭對手的打壓,GE、飛利浦等境外醫療器械巨頭廠家在中高端市場擁有絕對的競爭優勢,GE醫療、飛利浦等國際超聲巨頭在利用超聲、磁共振、CT 進行多模態成像技術、面陣探頭實時三維成像技術、剪切波彈性成像和二維面陣探頭等高端功能方面具有明顯優勢,而祥生醫療以及其他國內同業公司在該技術領域仍處于研發階段。
????????其次來自國內同行的競爭,祥生醫療的毛利率水平與同行業可比公司邁瑞醫療和開立醫療存在一定差距。報告期內,該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57.49%、59.42%、61.14%和60.52%,而邁瑞醫療的綜合毛利率分別達到64.62%、67.03%、66.57%和65.23%,其超聲毛利率更是分別達到68.54%、70.46%、71.00%和68.05%;開立醫療的綜合毛利率同樣分別高達64.99%、68.32%、69.87%和67.71%,超聲毛利率也分別達到65.67%、69.07%、70.39%和69.97%。
????????毛利率落后同行公司,而支撐毛利率上升的研發投入也落后于同行,祥生醫療上市后仍將面臨巨大挑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