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7 09:52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未知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期,中國銀保監會批準了人保財險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10年期可贖回資本補充債券,發行規模不超過80億元。根據規定,待獲得人民銀行的批準后,人保財險就可以啟動這一資本補充債券的發行了。
在利率下行周期,發債融資成本降低,融資主體新發債券置換存續債券,或成一種趨勢。
近期,人保財險公告贖回了2014年10月發行的規模80億元次級債券,公司同時還推動新發同等規模的債券。
券商債券業務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發行方根據市場利率等綜合情況考慮發債安排,是正常的市場操作。目前,新發債券的利率較5年前要低一些,這也給險企一些贖回債券、發新債的動力。
發行新債替換舊債
近期,中國銀保監會批準了人保財險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10年期可贖回資本補充債券,發行規模不超過80億元。根據規定,待獲得人民銀行的批準后,人保財險就可以啟動這一資本補充債券的發行了。
人保財險今年3月公告了這一發債計劃,稱擬發行人民幣80億元的10年期資本補充債券,用于補充資本,提高償付能力。目前人保財險償付能力尚充足,2019年三季度末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251%、284%,均遠高于最低監管要求的50%、100%。
資本充足的情況下,為何還計劃發債?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其中有替換“到期”次級債、降低融資成本的考慮。
所謂“到期”的次級債,就是人保財險在2014年首發的80億次級債,這一批次債券的期限為10年,不過利率有調整機制,前5年在5.75%,后5年利率7.75%,5年末有贖回權。如果5年末不贖回,后5年的票面利率還要上調200個BP。
人保財險今年10月24日公告,已經行使贖回權,全額贖回了該次級債。
有人保財險高管表示,當年發債的利率比較高,目前的債券市場利率處于歷史相對低位,而且還在下行通道當中。發行新的資本債,來替換原來的次級債,可以有更低的利率成本,減少利息支出。
同時,即使不補充發行資本債,人保財險公司總體的償付能力還是會超過200%,資本非常充足,而發行資本債主要是為未來的發展儲備更多的資本,利于公司償付能力的穩定和未來公司業務發展。
發債成本在走低
相較2014年、2015年發債,險企今年發債的利率更低。
以平安產險來說,在2015年7月發行50億元次級債時,票面利率為4.79%;2019年4月發行100億元的資本補充債券,票面利率4.64%,比2015年發債利率降低了15個BP。
同一評級的債券發行成本,也明顯下行。比如,2019年中英人壽發債15億元,利率5.24%,債券、發行人評級分別為AA、AA+,對應這一評級的天安財險發行13億元債券,利率6.7%。
證券時報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2014年、2015年,險企發行債券規模分別達到347.03億元、646.50億元,合計近千億。其中,多數債券設置了累進利率,也就是在5年末若不贖回,則在后5年利率會提升。在利率下行的趨勢下,險企會否出現集中贖回舊債、發新債置換的高峰?
一家頭部券商的債券業務高級經理對證券時報記者稱,險企債券一般是10年期,往往設置5年末的發行人贖回權。保險公司特別是大型險企沒有什么實質的風險,所以投資者端不會有發債方贖回的要求。而保險公司作為發行方,則會根據市場利率情況決定是否行使贖回權,決定再新發更合適還是存續舊債更合適。
“如果當時的成本是3點多,現在5點多,它自然不會再重發。如果反過來,他們肯定會續發一次。”該人士表示,對于險企來說,發債券沒有特別的難度,銀保監會的審批也相對比較快;對于券商等承銷方來說,它們也很喜歡這類債券,風險比較低,額度也比較大。
“大體上相較5年前,現在的成本可能還是有優勢的,所以險企可能會有動力贖回舊債,發行新債。”他補充道,不過各家險企要看各自具體情況,把當時發行的價格跟現在的價格比較,不一定會集中跟風贖回,畢竟各家的債券周期可能也不太一樣,還有到期時間的問題。如果是要做置換,可能會有發行緩作的過程,因為要考慮監管審批的時間以及對應時間的資金成本。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