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7 10:51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未知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論壇于11月7日在國家會展中心召開,王俠發表開幕演講。
今日,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委員會會長、中國國際商會汽車行業商會會長王俠說:“中國一直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更是把對外開放提升到‘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的戰略新高度,出臺了一系列具體措施,許多措施近幾年都開始密集落地實施。我認為,這對中國乃至世界汽車產業都是長期利好”。
王俠還特別指出,“中國更加開放和更高質量的開放,比如股比的開放、金融保險業的開放等等,必將給跨國汽車公司在制造領域、服務領域提供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
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論壇于11月7日在國家會展中心召開,王俠發表開幕演講。
王俠直言,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從去年7月以來產銷量一直處于同比下降的態勢,大家對此都十分關注和擔心。其實,全球主要汽車市場都不容樂觀,經濟的全球化決定了汽車市場也一定是全球化的,越來越呈現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特點,沒有哪個市場能獨善其身。
王俠分析指出,無論哪個國家的汽車產業,面對的挑戰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安全、環保、節能;無論哪個國家的汽車產業,都擺脫不了規?;?、專業化的產業規律和資金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產業特點,都不可能在一個國家解決所有的問題。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有汽車產業的國家、沒有任何一家跨國汽車企業,它的產品只在本國銷售,它的人才、資本、設備和配套只來自于一個國家。
在王俠看來,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將對中國汽車產業產生深遠影響。對中國來講,有人擔心,汽車市場下滑這么厲害,又趕上放開股比限制等措施的逐步落地,雙重壓力之下,中國的本土企業能吃得消嗎?不可否認,開放必然加劇國內汽車市場的競爭,對自主品牌自然會提出更嚴峻的挑戰。但從總體和長遠看,開放能更大力度地促進中國汽車產業結構的優化,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更大范圍、更高質量的開放將有利于車企導入更優質的全球資源,比如更優質的服務、更良性的資金、更先進設備、更前沿的技術、更高端的人才等。擴大開放,還會讓中國與全球汽車產業的融合度進一步提升,從研發的全球化、人才的全球化,到生產布局與市場的全球化,這種融合將向體系化方向發展,這十分有利于全面提升自主汽車品牌的國際競爭力和在全球汽車產業中的話語權。
他還說,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同樣會對世界汽車產業產生深遠影響。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和消費市場,中國一直是全球汽車市場的主要增長引擎,并讓全球分享了汽車市場的紅利。很多跨國汽車公司每年從中國市場獲得了巨大利潤,中國市場收益在其全球市場收益中的占比不斷攀升。同時,中國的開放也是雙向的,不僅有利于優秀的中國汽車品牌走向全球市場,也有利于中國本土優質的產業資源與世界的雙向融合和優勢互補,從而對優化重構世界汽車產業鏈做出貢獻。比如,歐美在傳統汽車的硬技術方面一直是中國學習的榜樣,而中國在新能源車市場推廣應用方面的積極探索和成功的經驗也值得世界其他國家借鑒。
最后,王俠強調,全球汽車市場的潮起潮落已經成為常態,全球汽車市場的一體化也必將成為常態。愈是艱難的時候,愈顯得開放與合作的必要和可貴。我們應該認清大勢,順應潮流,迎難而上,在挑戰中發現新的機遇,在開放與合作中發現共贏的價值。
《電鰻快報》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門
相關新聞